婴儿啼哭的原因 需要父母细心观察

婴儿啼哭是多种多样的 。作为婴儿来说,他不会说话,无法用语言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啼哭便成了他唯一的向外界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方式 。通过啼哭,婴儿可以向父母表示一种愿望,如需要换尿布了、妨碍他睡觉了、肚子饿了或口渴了等等,这就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分辨婴儿的啼哭 。

婴儿啼哭的原因 需要父母细心观察

文章插图
饥饿和干渴发生的啼哭:婴儿啼哭时,闭着眼睛,双脚乱蹬,就像蹬自行车那样 。闭眼、号叫、吮手,一般在离哺乳1小时之前发生 。在婴儿出生的第1个月里,有50%的啼哭是由于饥饿或干渴所致,到了第6个月,这一类啼哭就下降到30% 。
不适意而发生的啼哭:婴儿号叫和双脚蹬动,持续不断,悲悲切切,而且流泪 。这种啼哭是由于尿布湿了、长牙、过热、过冷、衣着太紧引起的 。长牙时,要给予清洁的玩具让孩子啃咬 。
困倦而发生的啼哭:这种啼哭如同是一种高声抗议,一般在出生后第6个月里,有20%的啼哭属于此类 。
【婴儿啼哭的原因 需要父母细心观察】 需要吸吮而发生的啼哭:这种啼哭发生在婴儿吸吮过快的时候,啼哭可持续3-8分钟 。这时应该检查一下奶瓶嘴开口是否过大,可以暂时让婴儿光吸奶嘴 。
恼怒、生气或者激愤而发生的啼哭:孩子号叫,乱蹬和乱咬,声音强烈而刺耳,无眼泪,有时可能发生憋气或抽搐等现象 。当孩子肉体上受到束缚,腿和胳膊夹在摇篮的栏杆缝里或束缚在被褥里时,会发生这类啼哭 。
抑郁或焦虑而发生的啼哭:特点是痛苦、低沉、单调和断断续续 。母亲对这种啼哭是熟悉的,称之为“撒娇” 。当孩子满6个月之后,同母亲分开时,会发生这种啼哭,1岁到1岁半时,这种啼哭就会消失 。
受惊吓而发生的啼哭:发生在当婴儿听到巨响,从黑暗里醒来,或者失去平衡的时候 。婴儿拼命号叫,强烈而又刺耳,似乎无法安慰孩子 。这时父母要温柔地同孩子讲话,即使孩子还没有能够理解大人讲的话 。
恐惧或害怕发生的啼哭:突然发作,声音大而刺耳,伴有间隔短的号叫 。这是婴儿惶恐不安的表现,解决办法是防止惊扰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