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的利与弊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要的一家,其思想核心是以法治为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 。法家思想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和慎到 。
这三个人代表了法家三种不同的思想倾向 。申不害重“术”,也就政治权术;商鞅重“法”,也就是法律制度;慎到重“势”,也就是权力威势 。

法家思想的利与弊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文章插图
【法家思想的利与弊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韩非
战国后期,出现了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韩非将以上三人的学说综合运用,以“法”为中心,“术”、“势”并重,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政治学说 。
法家力倡变法革新,法家学说偏于务实,与君主的统驭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在战国时期儒、法两家的斗争中,法家略胜一筹 。
与儒家的建议屡屡碰壁而不被君主采纳的情形相反,法家的重要人物多被君主所用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致使秦国走向强盛;秦王嬴政取用韩非、李斯之策,完成统一大业 。
法家治国,以威势强力为本,认为统治者只有依靠强力才能使臣下服从 。法家这种依靠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的思想,是秦代暴政的直接理论来源 。秦王朝的迅速灭亡,与这种以暴驭民的策略直接相关 。
法家思想有其经世致用的一面,在很多方面表观出历史的先进性,也较为切合当时的政治实际,对于中国的统一进程发挥了重要积极影响 。
法家以“性恶论”出发,人人之间均因于利益而联系,且相互利用的思想基本点,有其严重弊端,不被社会主流思想所认同 。因此,秦朝以后,法家思想退出官方主导学说,逐渐与儒家思想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