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不应去 强迫孩子做某件事

那天,孩子在我面前像唱儿歌一般吟诵《弟子规》 中的段落“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看着他的眼睛,问他:“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

好的家庭教育不应去 强迫孩子做某件事

文章插图
“知道啊,听到父母的呼唤,要立即回答,不应迟缓;父母让我做的事情,我应该立即执行而不是懒惰对待;父母的教诲,需认真地倾听,不应和父母顶嘴……”他回答 。
我很认真地告诉他:“我认为这段话是一种误导,你可以不必这么做,在咱们家,你可以顶嘴,可以不执行我们的命令,我更喜欢你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喜欢你听话,做一个乖孩子 。”
“为什么啊?《弟子规》里说的不对吗?”他不解地望着我 。
“《弟子规》距今已三百多年,有些理论,适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未必适合现在 。你想想啊,三百多年了,一切都在进步,作者那套出外、待人、接物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有些是不是也不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了呢?”这样告诉他 。
“可是,哪些不适合了呢?”他问 。
“你还小,可能不知道究竟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 。以后,你慢慢会知道的 。像‘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译义: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做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我认为就不太适合 。,很多小事情,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主,比如把喜欢的书送给同学 。很多事情,你可以不必征求我们的意见,比如早晨起床该穿哪件衣服 。”
“哦,我知道了,我也觉得有些不太对 。‘亲所好,力为具’(译义: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我就不喜欢 。比如,你喜欢我学钢琴,可是我不喜欢啊,我不能为了你喜欢,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啊 。”我很惊讶,孩子能说出这番具有哲理的话 。
【好的家庭教育不应去 强迫孩子做某件事】 “是的,你说得对,你不能因为我喜欢就做你不喜欢的事,有些事情,你有权利决定做或者不做 。”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教授,每天都会抱着自己的小猫,喂它一勺鱼肝油 。
每天的这个过程都极其痛苦,小猫在他怀里死命挣扎,就像是肉搏战一般 。
有一天,小猫在挣扎的过程中碰掉了勺子,鱼肝油洒了一地 。只见小猫跳下教授的腿,在地上开心地舔着勺子上剩下的鱼肝油 。
原来小猫并不是不喜欢鱼肝油,它只是不喜欢被喂的方式 。
以此类推,好的家庭教育,不应有强迫 。
强迫,急功近利,会导致孩子的叛逆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吃饭、不喜欢看书,他只是不愿意在你的强迫下做这些 。
或许,孩子在你的“强压政策”下会对你惟命是从,但这里面一定会有应付和敷衍 。
无论任何时候,孩子都不应成为你使唤的工具,他不可能每件事都完全按你的意愿去做,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有想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权利 。你应该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尊重 。
很多事情,并非孩子不想做,他只是不喜欢被强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