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谁掌握的电池技术更强

1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谁掌握的电池技术更强
NCM水平相当·LFP比亚迪领先优势明显动力电池领域两大巨头无疑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 然而后者早已是「俎上之肉」了 。在讨论这两家公司的时候 , 不得不提“NCM镍钴锰三元锂电池” , 它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 , 缺点是使用寿命短 , 安全水平差 。化工电源巨头比亚迪电池自2003年跨界汽车领域以来 , 一直在计算汽车的电气化 。对于电池领域涉足较深的比亚迪来说 , 自然不会考虑NCM , 其技术研发方向是LFP_磷酸亚铁锂 。中国第一批自主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都配备了LFP电池 。这款电池理想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众所周知的 , 尤其是“E6”在200公里/小时被非法车辆撞击后 , 车辆在剧烈摩擦中起火 , 但数百节电池无一起火 , 这款电池基本被确定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方向 。然而 , 补贴开始后 , NCM出现了 。这种在能量密度上有先天优势的电池获得了青睐 , 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企业一跃成为巨头 。折转点_BYD·NCM比亚迪汽车不依靠补贴可以风生水起 , 但是在补贴阶段不靠拢补贴就会被淘汰 , 而想要拿到补贴就得去研发NCM , 于是出现了比亚迪的「镍钴锰酸锂」 。这种电池的制造成本远高于LFP , 虽然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的高标准(与CATL Ni-Co-Mn处于同一水平);但体能量密度不理想 , 安全性和稳定性只能达到行业标准(低标准) 。这无疑是比亚迪的战略规划被彻底打乱 , 同时也将因为无法控制电池成本而不得不高价卖车 。到目前为止 , 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品牌形象 。对于比亚迪来说 , NCM几乎等于被“放在一起” , 在战术层面是不可能反击的 。所以镍钴锰三元锂到了CATL水平也就这样了 , 剩下的就是在“战略层面”谋划 , 等待合理节点一举打破行业格局 。说白了 , 全新的LFP将打破NCM的垄断 , 面对的企业自然是以CATL当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品牌集群 , 即使刀片电池上市 。转折点_BYD·刀片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低体积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超100万公里SOC≥80%针刺短途试验不起火炉温过充试验不起火NCM镍钴锰只能在单体能量密度层面超越全新刀片LFP 。但是 , 面对这种轻薄的矩形电池 , 必然会用在电池组空上 。叠层封装技术可以有效填充空舱的电芯 , 而圆柱形NCM浪费了太多空舱 , 所以LFP在密度和续航里程层面完全胜出 。没有必要详细讨论安全和使用寿命 。不管是哪个品牌的NCM , 只要密度足够大 , 短路的瞬间就会爆炸 , 威力非常大 。因此 , 无论从安全性还是电池寿命的角度来看 , 这种制造成本能比NCM低三分之二的动力电池 , 肯定会改变行业结构;与NCM生活在一起 , 订单很多的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 可能会被比亚迪收购作为理想的结果 。事实上 , 从NCM到主流节点 , 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早已成为比亚迪战略规划中的一枚棋子 , 等待它的无非是一个“将军” 。2牛逼的宝马8系为啥很少人提起
说实话现在的宝马8系跟以前的宝马8系还真的是两回事 , 以前的宝马8系定位更像是一款GT跑车 , 而现款的宝马8系其实从宝马的产品序列和价格上来说更像是接替老款6系的车型 。老款宝马8系是一款经典且小众的GT跑车 。无论动力水平和市场定位 , 都是宝马车系排除的独立车型 。但由于价格高 , 定位小众 , 这款车直到停产才卖出了30609辆 。从市场来看 , 并不成功 , 所以宝马长期放弃了8系的定位 。新款8系车型提供轿跑车版、轿跑车版和敞篷版四门车型 。这款产品序列与老6系车型相同 , 在价格上也接近老6系车型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 , 不仅仅是宝马8系 , 定位的轿跑车 , 无论是奔驰S级还是宝马8系 , 受众都比较少 。而且 , 这款车的价格也不便宜 。宝马8系在国内的指导价是96.8万元到126.8万元 , 3.0T发动机起步 。而且 , 宝马还没有推出低排量动力的计划 。这个价格可以比宝马旗舰大型轿车7系高一点 。业务方面不如7系 , 在空和更好的实用性方面不如X7 。所以选择8系的消费者有钱 。而且 , 8系在中国的产品布局很有意思 。现在这款车在国内只提供了3.0T动力 , 但是有三种不同的车身形式 , 四轮驱动系统只针对四门轿跑车版本的两款车型提供 , 也就是说双门版和敞篷版都不提供四轮驱动 。所以很少有人提到8系 。一方面宝马本身对这款车的营销投入不多 , 另一方面又是一款相对小众的产品 , 所以市场热度自然不如7系 , X5和X7都是偏向家用和商用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