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识别男性和女性的区别 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有的男人本来是“纯爷们” , 但是长大后却娇滴滴、柔嫩嫩的像个大姑娘 , 被社会上的好事者称为“伪娘” , 有的“伪娘”在心理上会觉得很冲突 , 因为他的身体是男 , 可是心理却是女 。当事人不仅承受着自身性别角色认同的矛盾带来的痛苦 , 也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 。除了天生基因使然外 , 家庭的不当教育也是形成“伪娘”的重要原因 。

教孩子识别男性和女性的区别 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文章插图
孩子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 , 正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 , 孩子上了幼儿园就会对男女不同的生殖器、小便的不同方法、妈妈和爸爸的不一样的身体感兴趣 , 这时候 , 正是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最好时机 。这时候 , 家长应该大大方方地向孩子讲明男女生理的不同 , 给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堂性教育课 , 这样才便于孩子形成稳定的性别角色认同 , 这将影响他以后渐渐发展起来的性别角色心理和行为 。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 , 各自性别的特点是什么 , 这方面的教育很重要 。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 就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 。
【教孩子识别男性和女性的区别 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孩子的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 如给孩子取名字、买衣服和买玩具 , 以及做游戏和谈话等都是不一样的 , 现在更流行的教育方式叫“男孩穷养 , 女孩富养”也在表明不同的性别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 , 这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 , 家长就会给女孩子买毛绒玩具和洋娃娃 , 但是给男孩子买的却是小汽车和手枪 。到了3~6岁的时候 , 家长会把孩子的性别和某些特定的品质联系到一起 , 比如男孩子应该勇敢 , 应该知道保护女孩 , 而女孩子应该文静一些 , 不能像男孩一样淘气 。男孩在黑暗中给妈妈“壮胆”被夸奖为“小男子汉” , 而女孩给辛苦的爸爸捶背被赞誉为“贴心小棉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