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为什么要盗汗

1.肺结核有一种症状为盗汗,请问盗汗是什么意思?

肺结核为什么要盗汗

文章插图
不是只有肺结核才会盗汗的.如果你最近吃的不好.营养没跟上.又特别累.身体比较虚.也有可能会盗汗的.
肺结核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 。可有结核病接触史以及患有糖尿病、矽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病史 。但多数病人病灶轻微,常无明显症状 。发热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多数为长期低热,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33032午后低热,伴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怒、心悸、面颊潮红,体重减轻等 。
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
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 。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 。
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为隐痛或针刺样痛,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慢性重症肺结核,呼吸功能减退,出现呼吸困难 。当高热或广泛肺组织破坏,胸膜增厚时伴有气急 。分型: Ⅰ型(原发性肺结核) 系指原发结核感染引起的临床病症,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
大多发生于儿童,也可见于边远山区、农村初次进入城市的成人 。症状多轻微而短暂,可有微热、咳嗽、纳差、盗汗、结节性红斑或疱疹性眼结膜炎等,有一部分现人可无症状 。X线可见肺部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哑铃形”影像) 。原发渗出性病灶多发于上叶下部、下叶上中部,病灶可自行吸收或钙化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包括急性和亚急性或慢性两种类型,多由原发性肺结核发展而来,但成人更多见的是继发性肺或肺外结核病灶溃破到血管引起 。
多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消瘦、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X线检查良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示两肺野自肺尖到肺底,大小相等、均匀分布的小点状阴影,密度相等 。慢性或亚急性型表现为两肺新老不一,分布不均、大小不等之结节阴影,多以中、上肺野为多 。Ⅲ型(浸润型肺结核) 是继发型肺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内满腔热情性复发而引起,亦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外源性重染而发病,变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外源性重新感染而发病 。
病灶常位于上肺野,有渗出、浸润和(或)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变,可有空洞形成 。本型尚包括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两种特殊类型 。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是继发型肺结核的慢性类型,多由各种肺结核发现不及时,治疗不规则、不乇底,延病情所致 。纤维空洞长期存在,常伴有较广泛的支气管播散性病变及明显的胸膜增厚 。
肺组织破坏常较明显,伴有纤维组织日月显增生而造成患处肺组织收缩和纵隔、肺门的牵拉移位,邻近肺组织常呈代偿性肺气肿,最后可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X线检查示广泛纤维性变,厚壁空洞及沿支气管播散病灶 。
一、结核菌 属于分支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 。对外抵抗力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晒下2小时,5-12%来苏水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能被杀死 。而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 。
二、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 。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
三、人体的反应性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在淋巴细胞的致敏和细胞吞噬作用的增强 。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后,经处理加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致敏 。当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时,便释放出一系列的淋巴 。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吞噬杀死细菌,然后变为类上皮细胞和郎罕巨细胞,最后形成结核结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