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虫虫的分类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虫虫的分类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科学活动虫虫的分类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和幼儿讨论虫虫的分类方法 ,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 能用不同的图形标志 , 来表示虫虫分类的方法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虫虫的分类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和幼儿讨论虫虫的分类方法 ,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
2、能用不同的图形标志 , 来表示虫虫分类的方法 。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 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4、愿意大胆尝试 , 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活动准备:
各类虫虫的模型及图片 。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 。
二、提出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给这些虫虫分类 , 让同一类的在一起?幼儿讨论后回答 。
请幼儿分组说出分类的理由和方法 。
【大班科学活动虫虫的分类教案反思】崔童: 按好的虫虫和坏的虫虫分 。
范进祥:好虫虫叫益虫 , 坏虫虫叫害虫 , 应该是按照益虫和害虫分类 。(崔童同意 , 其他几个小朋友也同意这个分法 。)
于江茗:我想按照白天活动和晚上活动的虫虫分 , 蚊子、蛾子是晚上的 , 蝴蝶、蜜蜂、蜻蜓是白天的 。
郝琰泽:有长的大的和长的小的虫虫 , 可以按大小来分 。
孔嘉源:按照嘴的不一样来分 , 有的用嘴吃东西 , 有的用吸管样的针来吃东西 。
张一佳:按照有翅膀和没有翅膀的来分 。
刘嘉露:可以按会飞的和不回飞的分 。
郅媛: 按有退的和无腿的虫虫来分 。
范进祥:有水里的虫虫 , 是蜻蜓的幼虫叫水泵子 , 可以按水里的和陆地上的虫虫来分 。
三、教师总结出好的分类方法 。
幼儿动手操作:按自己的方法给虫虫分类 。并用图来表示分类的方法 。
活动反思:
这是虫虫联欢会中给虫虫分类的一次综合活动 。在活动中 , 孩子们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 , 因为老师没有事先给与明确的方法和答案 , 幼儿思维没有受到限制 , 所以他们的思路开阔 , 想出了很多的分类方法 , 几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分类方法:有的按会飞的 , 不会飞的;发声和不发声的;有腿的 , 没有腿的;大的 , 小的;益虫 , 害虫;昆虫、非昆虫;白天活动的 , 晚上活动的……由此可见 , 没有局限的问题答案 , 更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
分类的方法有了 , 接下来就是看幼儿的实际应用情况 , 在操作的环节 , 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方法给虫虫进行分类 , 大部分幼儿都采用了画认识的虫虫时的方法 , 将一张纸对折分成两块 , 按折痕画上中线 , 一边表示一种 。但是在表示分类结果时 , 一部分幼儿说不会画 , 这时 , 我看到江茗在两块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太阳 , 一个月亮 。我问他是什么意思 , 他说:我是按白天和晚上活动的虫虫分的 。
太阳表示白天活动的虫虫 , 月亮表示晚上活动的虫虫 。刘嘉璐是按会飞的和不回飞的虫虫分类 , 她在表示会飞的虫虫时画了个翅膀 , 表示不会飞的虫虫时画了个翅膀后又画了个“” , 这种方法引起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既好看又好画 。由此 , 引出了很多的表示图 , 如:按有腿的和无腿的分 , 有腿就画上腿 , 无腿画上“Ⅹ”;会跳的不会跳的;有翅膀无翅膀的……操作、分类 , 设计表示图活动 , 为我们的制作虫虫书《我给虫虫分类》作好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