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用什么泡水喝( 三 )


为慎重起见,最好请当地的中医师选方遣药,药材必须干净、地道 。中药材的质量高下悬殊甚大,要选择上乘者 。
一、煎煮 将药材置于砂锅或不锈钢锅内(忌用铁锅、铜锅),加冷水浸泡4—8小时 。因为滋补药物含有多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浸泡可使水分子渗透到药材内部,增加有效成分的浸出率 。
第一煎的水平应淹埋药材后再高出2—3指 。先以文火加热,以使药材预热,然后加大火力(武火)至沸,再转为文火慢煎,持续1小时 。
1小时后滤出,再加水进行第二煎,先武火至沸,再转文火慢煎,又1小时后滤出 。由于做膏剂药量较大,故尚需第三煎,以充分溶出有效成分 。
第三煎亦是先武火后文火,沸后半小时即可滤出 。药材经三次煎煮后,内部组织膨胀,含有较多药汁,故还应将药渣装入粗布袋内,放入榨床上挤压,有板框压滤机更好 。榨出的药汁与三次滤出的药汁兑在一起,用适宜的滤器过滤干净 。
二、浓缩 过滤后的药汁放入锅内加热浓缩 。浓缩时有浮沫产生,欲称膏化,应掠去浮沫不要 。在加热过程中应不断搅拌,防止结底焦化 。浓缩至稠膏时沾取少许滴于滤纸上检视,以无渗润水迹为度,此时称为清膏 。
三、炼蜜 将适量(一般为清膏的二倍)蜂蜜置于锅内,文火加温,沸后不断用铜筛捞去死蜂和泡沫,炼至色转棕黄,有香气时为止 。
四、收膏 将上述清膏与炼好的蜂蜜兑在一起,搅拌均匀,再微炼、去沫,此时仍需不断搅拌,以防结底焦化 。根据经验,用膏板挑起锅内之浓缩膏成水平面5—10秒钟(室温不得低于5°C),再将膏板转成90°直角,膏若成小薄片状流下时,即为收膏成功 。中药称此为“拉大旗”,然后装入磁罐中贮存即可 。口服时每次1汤匙,每天3次,虚证严重者量可加倍 。
有不少体质虚弱者,包括年老体虚、久病体虚等病人,每到冬季自制一料滋补膏,自冬至日开始,至立春日为止,若服90天左右,总能安然地度过冬天 。冬季服用滋补膏,可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甚至能延缓衰老,诸君不妨一试 。※气血虚四物汤四君子汤可改善体质 在中医古书《内经》中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身而周於性命者也」 。
中医师陈潮宗表示,贫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综合的症候,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往往伴有贫血,而且可能以贫血为主要症状 。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血本不会动,而是由气所推动,所以认为「气为血之帅」,故中医又称为「气血循环」 。西医则认为,血液所以能循环、流动,主要是靠心脏血管的收缩作用,与气血没有关系,所以称为「血液循环」 。
患有贫血的人,一般都会出现以下症状,很容易来辨别,第一皮肤及黏膜苍白,尤其以面部、唇、舌、指甲及睑结膜处最为明显 。
第二心悸、呼吸急促、有时心前区紧闷不适的感觉,活动后更加明显 。
第三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
第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现象 。中医治疗方面,可用有补血功效的四物汤,加人蔘、黄耆,及可补脾胃之气的四君子汤,以养血药配合健脾补气药,能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增加营养吸收、刺激骨髓造血,有促进红血球生成的作用 。药膳食疗有助於改善症状,具有补血作用 。黄耆鸡汁粥,材料有母鸡一只(约1000至1500克)、黄耆15克、白米100克 。
作法是将母鸡剖开洗净,水煮熬成鸡汁,再将黄耆水煎煮汁,每次以白米100克同煮成粥 。有补益气血的功效 。莲子龙眼粥,材料有莲子20克、龙眼15克、糯米30克 。作法是将莲子、龙眼、糯米同煮成粥 。可补脾胃之气,也有补血功效 。医师提醒民众,一般国内资讯多半鼓励大众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铁质,这是因为胖的人越来越多,希望藉由鼓励多吃蔬果来帮助减肥,其实肉类及动物的内脏,尤其是肝脏中含铁量不但比蔬菜高出许多,还较易让人体吸收,而肉类中红色越深者,含铁量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