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戒尿不湿”时间表,到底靠谱吗?

听说,很多父母患上了“尿不湿焦虑” 。
有一次,我无意中在街上看见一位3,4岁大的小男孩,被妈妈勒令不穿裤子站在街边“示众”,一条尿湿的裤子被丢在地上 。小男孩的妈妈皱着眉头、满脸气愤地在一旁训话:“你这么大了还尿裤子、穿纸尿裤,你丢不丢人?”小男孩不答话,他双颊绯红,一双小手紧紧拽着衣角,不时难为情地抬头看看路人 。
最近也有妈妈焦虑地告诉我,她差不多3岁的儿子今年将要上幼儿园,但是还在用尿不湿 。她和孩子的爸爸用了各种办法,讲道理劝说、严厉说教,甚至不惜用恐吓……(幼儿说认为这些做法不可取)孩子还是尿裤子,两夫妻一筹莫展 。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妈妈说“网上建议戒尿不湿的标准时间是2岁,我的孩子迟了很多……”
“1岁要如厕训练、2岁要戒掉尿不湿,否则就会如何如何……”这类所谓的“戒尿不湿”时间表,让多少爸妈焦虑和着急?
父母们的“尿不湿焦虑”
2002年,由香港几所医院的儿科医生组成的“尿床研究小组”经过对一些尿床孩子的研究发现,某些人为设定的时间标准,比如戒掉尿不湿时间或如厕训练时间,导致不少“延迟”的家长的教养压力指数比其他家长高很多 。在德国也找到了相似的结论:不少家长因为孩子没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按时”撇掉尿不湿、不尿床而着急,他们可能会怀疑孩子的身体生理缺陷甚至智力缺陷,也可能会怨恨孩子的自制力太差……导致自己深陷“尿不湿焦虑” 。
家长的“尿不湿焦虑”继而又会影响到孩子:
1)父母们的“尿不湿焦虑”,会让孩子的心理压力大
父母的焦虑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上面提到的“尿床研究小组”也在研究中发现,那些因为“大龄”孩子长期尿床而带来教养压力指数高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普遍表现为专注力和自控力差于同龄孩子,成绩也不尽如意,还存在情绪糟糕的问题 。研究小组的医生们认为,父母们的“尿不湿焦虑”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专注力和自控力的发展 。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4岁还经常尿裤子而穿纸尿裤的小女孩 。
3岁半时,她的父母曾经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表示孩子的身体很健康,尿不湿戒不掉只是习惯的问题,让父母好好调教 。这位妈妈回到家后,就给女儿列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表:每天几点要上厕所小便,几点要大便……平均1个小时上一次厕所 。倘若女儿因为忘记了上厕所而尿湿裤子,便会招来妈妈的严厉批评 。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小女孩情绪变很紧张,经常会在玩耍时焦虑地问时间 。
后来妈妈也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严重影响了孩子,放弃了严格要求孩子上厕所的做法 。当小女孩上了幼儿园后,不仅还要穿尿不湿,并且非常不合群,老师说她唯一的爱好就是上课时总爱问时间 。

所谓的“戒尿不湿”时间表,到底靠谱吗?

文章插图
2)父母们的“尿不湿焦虑”,会让孩子的“尿不湿期”更长
父母过于焦虑孩子戒不掉尿不湿,孩子因为父母的要求也渴望自己快点戒掉尿不湿,但结果事与愿违,孩子因为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充满焦虑,巨大的精神焦虑继而影响孩子生理系统的成熟 。所以父母越希望孩子快点戒掉尿不湿,反而会让孩子的“尿不湿期”延长 。
有一位幼儿园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两位小男孩和家长的故事 。这两位小男孩,小A和小B,刚上幼儿园时两人还不够4岁,都需要使用纸尿裤 。小A的妈妈很坦然,她只是告诉老师:“孩子还没戒掉尿不湿,他会自己换穿,不用麻烦老师”,而小B的妈妈会经常叮嘱老师,希望老师帮孩子戒掉尿不湿,言语中也充满焦虑 。结果两个月后,小A不知不觉地戒掉了尿不湿,而小B上了中班还在用尿不湿……父母焦虑,孩子是最大影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