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大便下坠的中药方剂( 二 )


3)“大便稀溏”食疗药膳:
1. 首乌蜂蜜羹
取生首乌400克,蜂蜜100克 。秋冬两季挖生首乌,洗净,切成厚片,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装入瓶中,加盖,贮于冰箱,备用 。
每日1次,每次20克,每晚睡前或晚起空腔,用温开水送服 。
本方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适用于大便秘结 。
2.
三子通便茶
用莱菔子20克,苏子15克,牵牛子10克 。将莱菔子、苏子、牵牛子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同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成 。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 。
本方行气消积,润肠通便 。适用于大便秘结、腹胀患者 。
3. 山药苡仁羹
取山药(鲜品)100克,薏苡仁60克 。将山药放入清水中洗净,取出,刨去薄层外表皮,剖开,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块,盛入碗中,备用;将薏苡二拣杂,淘洗干净后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待苡仁熟烂,加入山药小方丁,拌匀,继续用小火煨煮至苡仁酥烂,羹呈粘稠状即成 。
早晚2次分服,或当点心,随意服食,当日吃完 。
本方健脾益气,抗癌止泻 。适用于大便稀溏不成形 。
4. 扁豆橘皮粥
用白扁豆、粳米各50克,鲜橘皮30克 。先将鲜橘皮洗净,切成丝或切成碎末,备用 。将白扁豆拣杂,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40分钟,待白扁豆熟烂,加入淘净的粳米及橘皮丝(或橘皮碎末),继续用小火煨煮成稠粥,即成 。
【治疗大便下坠的中药方剂】早晚2次分服,吃白扁豆,嚼食橘皮碎末 。
本方健脾祛湿,益气止泻 。适用于大便稀溏不成形者 。
3.治疗肠虚滑脱证的中药处方有哪些?
(1)白芍当归木香汤
[主治]腹痛、腹泻,下痢脓血,黏液,呈暗红色果酱样,腐败恶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
[处方]白芍12克,当归10克,木香10克,槟榔10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生大黄8克,肉桂3克,生甘草6克,鸦胆子5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2)二黄汤
[主治]下痢鲜紫脓血或血水、腹痛剧烈,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
[处方]白头翁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秦皮10克,鸦胆子5克,黄芩10克,金银花12克,地榆10克,牡丹皮10,血竭3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剂为1个疗程 。
(3)金银花二黄汤
[主治]大便脓血,恶臭难闻、腹痛、腹中结块,疼痛拒按,寒战高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
[处方]金银花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木香10克,栀子10克,甘草6克,蚤休10克,败酱草12克,薏苡仁10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
(4)人参白术汤
[主治]久痢不愈,痢下稀薄,带有白冻,黏液腐臭,或滑脱不禁,或腹部隐痛,食少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
[处方]人参6克,白术10克,诃子6克,罂粟壳6克,肉桂3克,当归10克,自芍10克,木香10克,肉豆蔻10克,炮姜6克,生甘草6克,石榴皮10克,神曲10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5)补脾止泻汤
[主治]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伴粪便量和性状的改变 。
[处方]党参、枳壳各12克,茯苓、薏苡仁、焦山楂各20克,炒白术15克,肉豆蔻、陈皮、葛根各10克,木香6克,甘草5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
(6)五消饮加减
[主治]久痢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