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就烦我是怎么了 不想看着儿子太难受了( 二 )


如果我们可以正式自己的需求,我们就可以告诉丈夫今天太累需要休息,需要他多做点家务,多陪孩子玩一会;也可以告诉小朋友:妈妈累了,需要休息,让他安静独立的玩一会 。
当我们正视自己的需求,就不会在行为或者情感上为难自己,让自己有机会松弛下来 。

  • 育儿本身并不是一项工作,我们可以寻求帮助 。
向外寻求帮助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相反在一次次的寻求帮助下,家人才能更懂得我们的边界,孩子也能更知道和妈妈的相处方式 。
  1. 正向化孩子的行为
育儿这件事情上,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因为不了解孩子,所以容易过度放大了孩子的行为,制造了本来不需要存在的紧张时刻 。
这里给大家列举四种容易被放大了的行为,帮助大家更和谐地跟娃相处 。
第1种:破坏王
在父母眼中,孩子总是特别爱捣乱,总是乱扔东西,吃个饭把汤勺扔下桌子七八次,边扔还边乐 。
可实际上,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扔」东西并不是捣乱,而是智能发展的需要 。孩子会借此学习力量的控制,感受什么东西需要多大的力气提起来,又用多大的力气轻轻放 。
如果孩子的行为给我们造成了烦恼,我们可以尝试孩子提供扔的游戏(比如投篮、套圈、将一个物品搬运出来放到另一个物品里等等,来为他们设置界限 。
对于许多两三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扔东西的行为多数是带情绪的发泄,更多是需要情绪的疏导和理解 。
父母帮助孩子说出孩子的感觉是一个好方法,比如:「玩具坏了,你是不是觉得有点难过 /委 屈?」让孩子的情绪流动起来,长此以往,孩子也会通过我们的示范学习到更合理情绪表达的方式 。
第2种.叛逆娃
无论做什么,孩子都只会说不,是一件日常让父母头疼的行为 。天气冷让他穿多件衣服他说不,看他手脏要帮他洗手也被说不,好像就是专门和父母作对 。
实际上从 1 岁半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们想自己做决定或者谋求家长的关注 。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的建议是:
  • 不要问「要不要」,而是给孩子有选项的选择 。比如说:出门前我们需要上个厕所,是你先去上,还是我先去?
  • 孩子没法选择的,大人直接决定就好 。比如去人多的场合,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都要牵着孩子 。这时候就不需要跟孩子做商量,而是应该在出门前告诉孩子这个决定,并让他提前理解 。
第3种.小磨蹭
磨蹭的孩子也让父母觉得头疼,在父母眼中他们爱拖拉、没时间观念、懒散,明明新开学第一天不能迟到,他却在家里各种磨蹭,换个鞋子可以花个半小时 。
可实际这类孩子他们有时候磨蹭只是「怕做不好」,或者用磨蹭来缓解分离焦虑 。
6岁前的孩子是缺乏「时间知觉」的,孩子眼中时间观念跟成年人并不相同 。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的建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