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剧《坡道上的家》,女主有这样一段剖白:
明明想要尽职地带好孩子,做不到就会痛苦;明明希望孩子能笑口常开,把她弄哭了也会痛苦;一件件小事堆积,蚕食着自己;被周围人所谓的正确言论打击,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会责备自己「身为母亲,我真对不起你」 。
文章插图
不知道有多少母亲有里沙子这样的感受?明明爱着孩子,却一直觉得育儿生活十分痛苦,有时候还会突然厌烦孩子,莫名地对他发脾气 。
事后,愧疚感如影随形,后悔做母亲的念头也时常在脑中回荡 。
母亲的这种反常状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又应该如何解决呢?
一、看见孩子就烦,可能是「育儿倦怠」了倦怠期这个词最先运用是在职场上,是由 Freudenberger 于 1974 年提出的,他把服务行业中容易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耗竭归类为职业倦怠 。
之后 Maslach 等人又把职业倦怠的维度分为:情感衰竭(对工作没热情)、去人格化(对工作敷衍,对工作对象保持距离)、低个人成就感(消极评价自己) 。[1]
妈妈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也会出现类似的倦怠期 。我们把这上面这三个维度代入到生活的育儿中,就容易发现育儿倦怠与工作倦怠十分接近:
情感衰竭:对孩子的哭闹已经麻木;
去人格化:孩子不哭闹就好,不需要管他那么多;
低个人成就感: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不会带孩子 。
- 育儿倦怠期的背后,往往是育儿要求过高 。
【看见孩子就烦我是怎么了 不想看着儿子太难受了】另外一种是,外在环境对父母产生的过度要求 。比如,大家都认可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并且不顾现实条件,极度推崇母乳喂养 。
没有条件进行母乳的妈妈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不免产生焦虑自责 。
这种过度自我要求和外在要求,往往会导致父母沉溺在追求自我要求或者外在要求的满足上,把育儿当成了一种工作 。
可育儿与职场工作最大的不同是孩子的未知性,我们可以预知工作日常,无法预知和孩子相处的到底会发生什么 。
当我们开始用工作的眼光看待育儿,就会开始期待工作的成果,育儿倦怠的风险就增加了 。
二、我们该怎样避免育儿倦怠?
- 做 Good enough mother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儿(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婴儿从来都不能独立的存在,他都是需要母亲的陪伴 。而在我看来这句话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只有「妈妈好,孩子才会跟着好」 。
而在温尼科特另一个育儿理论:Good enough mother 中,他认为作为一个真实的母亲,我们只要尽力而为就已经很不错了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实的母亲,首先她是一个人,她也有情绪也有内在的需求,如果自己的需求都看不到,又怎么能去看到孩子的真实的需要?
我们要告诉自己,自己是可以做一个真实的妈妈的,可以正视自己的需求的 。
例如工作一天已经很疲惫,到家后只想好好休息一下,如果这时候孩子还吵着要陪玩,又或者弄出点小麻烦打翻水杯什么的,不免会让人觉得崩溃 。
- 孩子把异物吃进胃里怎么办
- 让孩子养小动物吗
- 1~18岁标准身高体重表 孩子达标没比比就知道
- 孩子捏脊疼到哭是什么原因 每天坚持给孩子捏脊好不好
- 孩子的虎牙要不要拔掉 小孩牙齿矫正最好几岁
- 这11项特征铁定遗传
- 儿童床的安全准则
- 孕五周就能知道是男是女
- 如何对待在幼儿园受欺负的孩子
- 让孩子分房睡其实一点都不难,家长这样引导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