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绞痛 如何护理及预防

新手爸妈会发现,小宝宝总喜欢在傍晚时哭闹 。有的老人可能会告诉你这是“黄昏闹” 。实际上,宝宝很有可能是在经历肠绞痛 。它虽然有点棘手,但危害性并不大 。

宝宝肠绞痛 如何护理及预防

文章插图
定义
肠绞痛其实并不是一种病,一些儿科医生将婴儿肠绞痛定义为: 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个小时,每周哭闹至少3天,发作超过3周 。
如果你家宝宝的情况符合上面的定义,而宝宝的身体并没有其他问题,不是饿了、困了或者尿了,那他很可能就是肠绞痛 。
大概20%的宝宝会发生肠绞痛,通常从2-4周时开始 。无论宝宝是不是头胎,是男孩还是女孩,是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这种情况都很普遍 。
肠绞痛不会一直持续下去,60%的宝宝到3个月左右都会好转,90%的宝宝到4个月的时候就好多了 。
症状
1.哭闹持续时间较长,甚至持续1小时以上,尤其在半夜
2.每天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哭闹,好像上了闹钟一样 。
3.哭闹的同时不停蹬腿:交替着蹬腿,或者把腿抬起来,还会放屁排气 。
4.很难让宝宝平静下来,尤其在傍晚或者晚上,如果给他喂奶,一旦停止吃奶就开始哭闹,有时候会哭着睡着了, 但是没过多久又突然哭醒 。
5.即使你的安抚起了效果,但是哭闹马上又会重新开始,似乎任何方法都不能长久 。
原因
至今没有发现确切的原因,可能有下面几个:
控制肠壁蠕动的神经发育不成熟
4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肠壁的神经发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肠道蠕动不规则,部分肠道蠕动较快, 部分蠕动较慢, 纠结一起而导致痉挛疼痛 。
腹部胀气
宝宝消化道里用于分解食物的消化酶或消化液还很少,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里的蛋白质时可能会造成肚子胀气疼痛 。宝宝在哭闹过程中也会吞下过多空气, 这也能造成胀气 。
不良情绪的传染
妈妈的焦虑和烦躁情绪也会传染给宝宝,有些专家认为,宝宝一阵一阵长时间的哭闹是一种发泄,因为他们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所以哭闹不止 。
大多数宝宝在3-4个月之后,自己就会逐渐减少哭闹次数,这也许是宝宝的神经逐渐发育健全,对环境或其他的刺激因素也不再那样敏感的缘故, 但真正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
护理
肠绞痛时虽然宝宝很难安静下来,但并非不能缓解 。下面的方法不一定每次都有效,爸爸妈妈需要多尝试几次 。
1.喂奶
虽然宝宝喂奶时很难一直保持安静, 但这是最容易让宝宝平静下来的办法,吸吮会让宝宝拥有安全感,所以,这通常也是妈妈最先想到的招数 。
有些吃母乳的宝宝也经常有肠绞痛的问题,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中是否有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 例如牛奶、咖啡或辛辣食物等 。
2.轻揉
在手上涂一层婴儿润肤霜或者婴儿油,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宝宝的小肚子,有助于排除肠道内的气体 。
还可以将宝宝面朝上躺在你的腿上,轻轻按摩他们的腿,类似于骑自行车运动,同时做一些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来转移他们疼痛的记忆 。
3.利用襁褓
用小被子将宝宝轻轻包裹起来,让宝宝在襁褓里寻找最熟悉的记忆 。襁褓的作用相当于妈妈的子宫,被包裹的感觉可以使宝宝找回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身体上的不适会逐渐减轻,慢慢安静下来 。
4.调整睡姿
可以利用侧睡枕将宝宝保持在侧卧位 。这样的姿势对宝宝的腹部有一定压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部疼痛 。
5.换环境
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怎么也搞不定宝宝时,带到外面去玩一玩,宝宝就会立刻兴奋起来 。因此,如果天气不错,不妨把宝宝带出去转一转,让新鲜空气和风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