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破坏好东西怎么( 二 )


2.由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发泄 。有的孩子好生气,总感到心烦意乱,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周围事物上,如摔门、敲桌椅、乱丢东西等 。当孩子受到挫折而极度烦恼时,也可能通过破坏性行为来发泄怒气 。对于这些孩子,大人一方面要热情关心他们,在他们遭受挫折时及时地安慰他们,缓解他们的不愉快情绪;另一方面又要严肃地帮助他们,指出通过破坏行为来发泄怒气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
3.为了炫耀自己“能干” 。有的孩子错误地认为,打碎玻璃,损坏他人财物是一般孩子不敢干的,而自己干了,以此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认为自己比谁都“能干” 。对于这些孩子,成人要帮助他们分清“能干”和“强暴”、“野蛮”的界限,使他们懂得损坏他人财物是一种强暴、野蛮的破坏行为,只能受到人们的厌恶和唾弃,只有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建设性的好事上,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欢迎和支持 。
总之,要热情、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有破坏性行为的孩子,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加以克服,要尽量采用说理和正面引导的方法,减少压制和惩罚,以免他们“破罐破摔”,从而发展成更严重的行为问题 。同时,对那些貌似“破坏性”行为的健康行为,则应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以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
4.小孩破坏了别人的东西,家长应该要怎样教育?
一个有规矩意识的孩子,他的自控力会更强,能够知道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先询问家长 。而没有规矩意识的孩子,他们的自控力会更差,容易经常闯祸 。
老赵有一次带着孩子小赵去朋友家玩,小赵平时在家是一个比较没有规矩意识的孩子,来到父亲朋友家后,才安静了一会,就开始忍不住到处翻弄东西起来 。
老赵的朋友没有过多的在意孩子,而是和老赵在一旁闲聊 。结果没聊一会,突然听见客厅传来了“哐当”一声 。老赵赶忙过去看,发现孩子把朋友家的一个花盆给砸碎了 。
当时老赵立马就紧张起来了,连忙和朋友道歉,说孩子比较顽皮,然后就直接批评起了孩子 。老赵的朋友过意不去,赶忙制止了老赵 。可老赵心里过意不去,就和朋友说一定要赔这个花盆的钱 。
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在面对孩子弄坏别人东西时,会做的一个行为 。然而在孩子弄坏东西时,只懂得赔钱和打骂的家长,往往都是不懂如何处理的家长 。
那么,聪明家长会怎么做?
1、聆听孩子的想法,看孩子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孩子打坏了别人的东西,家长先不急着批评孩子 。而是先聆听孩子的想法,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就有讲到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父母先要学会倾听和观察 。倾听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观察孩子的情绪,看他是害怕,还是紧张,又或者是在撒谎 。
2、与孩子沟通,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得知了孩子的想法,和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后,聪明的家长这时就会提出自己的想法 。告诉孩子他弄坏别人东西这件事,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
比如孩子在公园玩耍,到处乱跑,把别人吃的东西不小心弄到了地上 。家长这时先制止孩子乱跑的行为,然后是询问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吗?看孩子是否有主动解决的能力,如果孩子不知所措,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
3、鼓励孩子自行解决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去自行解决问题,而不是帮助孩子去做 。
像一些父母在看到孩子做错事后,迫不及待的要帮孩子去解决 。就像有些孩子弄坏别人的东西,父母立马就帮孩子赔偿,长期以往孩子就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觉得自己错了也没有关系,反正父母会帮忙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