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破坏好东西怎么( 三 )


所以孩子弄坏别人的东西时,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这是他的事情,父母要鼓励孩子去解决,而不是帮孩子去解决,或者是直接不理孩子,让他任由别人来批评 。

5.孩子搞破坏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一、了解孩子内心
孩子搞破坏总有其背后的心理原因,父母如何能了解孩子的内心,弄清楚其破坏的原因,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例如孩子在1岁前,会对两个不相关物品之间的联系而感兴趣,牛奶洒在地毯上会被吸收之类的事情会让孩子极为有兴趣,也想着自己动手体验 。
而在1-2岁时,孩子会对事情发生的过程产生兴趣,按开关灯会亮会灭,这使孩子很惊奇并乐此不疲 。
孩子的行为是其思维的体现,他们的一些破坏行为往往并不是故意的,只是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小意外 。所以,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破坏行为 。
二、给予孩子练习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意义,有时却不一定值得鼓励,也不会因为父母的情绪而中止 。孩子对于周围环境和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往往是随着动作而进行的,在他们手眼的协调尚未成熟时,动作会有一定的难度,由此而出现的失误在父母眼里都有可能是破坏行为 。如果父母盲目地禁止和训斥会减少孩子练习的机会,所以这种做法不可取 。
只有了解孩子的发展,细心地协助孩子去练习,让自己的动作日益成熟,才能有效地避免破坏行为的发生,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
三、正确引导孩子
在父母发现孩子的破坏行为时,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干扰了判断了,然后看看孩子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再决定如何纠正和引导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而父母是否拥有成熟稳定的判断力更是极为重要的 。孩子拥有爱破坏的天性,也很有可能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展现,父母如果懂得善加利用的话,给予引导和鼓励,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日后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会有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果父母的个性不够成熟,对孩子不够耐心的话,很容易会抹杀了孩子爱动、好奇、探索的天性,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及智能培养 。
孩子的破坏行为,对父母的耐心和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父母要明白,孩子快乐、有天性的成长,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绝对不能为了维持环境和物品而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和发展,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和成长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
6.孩子总是打破家里的东西,要如何进行教育?
孩子有多调皮,估计只有当过妈妈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尤其是在他学会走路之后,简直化身成了家里的“破坏大王”,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抓起来玩儿,然后再扔到一边,有时候还会在无意中打破各种易碎品,比如玻璃杯、碗等,对于孩子打破东西的行为,妈妈们的表现也有很大不同,有的会把孩子吵一顿,有的妈妈怕吓着孩子,嘴里会不断地念叨着“碎碎平安”,然后主动拥抱安抚孩子 。
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孩子打碎东西是常有的事,妈妈如何借机教育孩子显得尤为重要,一味的批评、吵骂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和敏感,只懂得安抚孩子,有时候不能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其中的危险,聪明妈妈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
1、1岁左右的孩子
1岁多的宝宝刚学会走路,还无法很好地掌握平衡,而且也不是很懂事,走起路来难免会跌跌撞撞的,有时候出于好奇心会去抓东西,然后又抓不稳,很容易把瓶瓶罐罐的物品摔的稀巴烂,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妈妈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把他抱在怀里安抚一下,防止声音过大吓到宝宝,而且以后摆放物品的时候一定要留神,易碎物品和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到宝宝能够够得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