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清的副作用

1.药草见血清草药
见血清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立地好(《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毛慈姑、岩芋(《浙扛民间常用草药》),黑兰、矮胖儿(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肉螃蟹、铁耙梳(《四川常用中草药》),倒岩提、走子草、肉龙箭(《贵州药植目录》) 。
【来源】为兰科植物脉羊耳兰的全草 。
【植物形态】见脉羊耳兰
【采集】全年可采 。
【化学成分】全草含脉羊耳兰碱(Nervosine) 。
【药理】止血作用 用活性炭处理过的水煎剂(1:
1),敷于局部,对切断狗、猴股动脉或截断麻醉狗后肢引起的出血,有止血作用 。动物下台后,活动、食欲正常,48小时内无继发出血 。对兔肝、脾切口,4分钟止血,4-12天后无继发出血,切口上有一层薄膜覆盖,药物已被吸收,基本上无粘连 。体外试验,能使人和兔抗凝血液的红细胞凝集 。缩短全凝血时间 。
毒性 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上述制剂1毫升,前10天体重逐日增加,后10日体重稍减轻,未有死亡 。肌肉注射1毫升后2天解剖,局部肌肉呈微红色,6天后即无 。
【性味】苦,凉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平 。"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凉 。"
【功用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治吐血,咯血,肠风下血,血崩,手术出血,小儿惊风,热毒疮疡,蛇咬伤 。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血,凉血,止血 。治牙痛 。酒泡服治跌打损伤 。"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补肺止血 。"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生新散瘀,清肺,止吐血 。治各种吐血,劳伤咳嗽,肺肾阴虚咯血,肠风下血,红崩,拔脓生肌,刀伤 。"
④《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小儿走子,搭背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品1~2两);或浸洒 。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
【选方】①治肺病吐血:见血清二至四钱 。作煎剂或泡酒饮 。(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小儿惊风:见血清七至八钱 。水煎服 。
③治疖肿:见血清捣烂外敷 。
④治蝮蛇咬伤:见血清四株,水煎;冲滴水珠(研末)一钱,顿服 。另选用金银花、野菊花、苦爹菜、青木香、羊乳、三叶青等三至四味各三至五钱,水煎服,每天一至二剂 。外用滴水珠、七叶一枝花、大黄等研末,醋调搽肿处 。(②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用于止血 。取全草切碎烘干,用水煮沸3次,每次沸腾30分钟,合并煎煮液、浓缩、离心,取上清液调成1:
1浓度的溶液,经活性炭处理和高压灭菌后备用 。临用时以消毒纱布或棉球蘸药液置于伤口或手术切口,稍加压迫 。曾用于胃次全切除,剖腹探查,包皮环切,肿瘤切除,阑尾切除,宫颈息肉切除,胆总管切开引流,疝、肠、子宫修补,剖腹产及绝育,各种外伤,拔牙,拔甲,鼻出血,囊肿切除等手术计38例 。止血最短时间45秒,个别长达3分30秒,平均为2分钟左右 。
全部手术的皮肤、肌层和部分脏器切口的中小血管和广泛性渗血,均耒用止血钳和结扎,也不必清创即缝合,术后未发现粘连以及其他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2.自体血清注射的副作用?
自体血清注射副作用:
注射主要是利用血液细胞进行作用,这对于细胞分离技术及零菌环境的要求很高,注射后皮肤发红,轻
度疼痛,有红色小凸起,严重者会出现细菌感染 。
1. 感染:注射也属侵入性操作,有发生感染的可能 。
【见血清的副作用】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