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易出现的5种状况


1.宝宝出现黄疸
【新生儿易出现的5种状况】

新生儿易出现的5种状况

文章插图
“宝宝的皮肤和眼睛怎么看起来黄黄的?是不是有黄疸啊?”“小宝宝的黄疸指数偏高 , 需要让他住院接受蓝光照射……”
状况释疑~宝宝都会有黄疸吗?
当胎儿在母体时 , 血液中所代谢的胆红素会通过胎盘到达母体 , 借由妈妈的肝脏帮忙代谢 。刚刚脱离母体时 , 宝宝的肝脏还无法立刻自己处理胆红素 , 无法顺利代谢胆红素 , 而引起皮肤、眼白泛黄 , 于是就会产生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为2种: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 , 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 , 临床上只出现黄疸 , 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 宝宝的吃奶情况和精神状况都良好 , 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 。生理性黄疸时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4μmol/L(12mg/dl) , 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 。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 , 宝宝生后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黄疸 , 并且持续的时间长 , 出生2~3周后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 , 或减轻后又加深 , 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mg/dl 。黄疸的程度较重 , 宝宝皮肤呈金黄色 , 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 , 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 , 以及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
妈妈帮手~学会观察黄疸的程度
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时 , 应立即送医院 , 考虑新生儿溶血症 。如治疗延误 , 可会造成严重后果 , 甚至导致死亡或核黄疸 。
2.即使是出生后2~3天出现的黄疸 , 妈妈也应注意观察黄疸加重的程度 。如黄疸持续超过1周(早产儿超过2周) , 或者黄疸不仅不减轻反而加重 , 应该立即宝宝去医院 , 以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
3.对有黄疸的宝宝 , 应注意检查其脐部及皮肤有无化脓性感染 。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 , 如食欲、精神反应、呼吸等 , 如有异常 , 应考虑感染引起的黄疸 。
4.要注意大便的颜色 , 如果大便呈深黄色 , 提示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过多;如果大便由黄白色渐呈黄色 , 常提示肝脏功能不正常;如大便呈灰白色或白陶土色 , 说明胆红素未随胆汁从胆道中流出 , 要考虑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