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是怎么活动的( 二 )


而这一现象也会为缓解全球变暖带来深远影响 。
在多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 , 人们发现纳米比亚大西洋沿岸附近海域散布着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这些气体的散发常常会伴随着大批鱼类和海洋甲壳类生物的死亡 。直到最近几年 , 研究人员才开始仔细研究该海域水面下的甲烷以及硫化氢气体的散发 。而且从卫星传送图像上人们也可以清楚看到该地区蓝绿色带状的特殊海域大小类似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总面积 。
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气体是浮游植物腐烂而释放出来的 , 这些浮游植物覆盖在海底数米深的淤泥中 。
两年前 , 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德鲁·巴库和来自南非坎普城大学的研究人员斯克拉·维克斯同时发现这种气体散发的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停顿 。之后他们查明这一停顿的发生与当地沙丁鱼繁殖期发生在同一时间段 。他们通过计算推测数百万的沙丁鱼吃掉了将要飘向海岸线的浮游植物 , 因此减少了气体散发 。巴库同时强调这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 但是纳米比亚的经历也给其它地区带来了严重的警告 , 例如摩洛哥和加利福尼亚等 。
这些地区也有类似的近岸区适宜浮游植物生长的水域 ,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促进浮游植物的大面积繁殖 , 这些海域也会成为未来的海洋生物死亡地带 。巴库说道:“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再加倍捕捞沙丁鱼 , 所释放出的气体能够给大气层增加多少可以导致温室效应的甲烷、二氧化硫 。
来自美国迈阿密市海洋科学学院的渔业生物学家埃伦·匹基兹是相关研究的资助者之一 。她说道:“这项研究清楚地证明了过度捕捞一种鱼类 , 例如沙丁鱼 , 将会深深地改变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而这些影响是人类难以甚至是不可能挽回的 。”
参考资料:
2.沙尖鱼是怎样活动的?
沙丁鱼为近海暖水性鱼类 , 一般不见于外海和大洋 。它们游泳迅速 , 通常栖息于中上层 , 但秋、冬季表层水温较低时则栖息于较深海区 。多数沙丁鱼的适温在20~30℃左右 , 只有少数种类的适温较低 , 如远东拟沙丁鱼的适温为8~19℃ 。沙丁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 , 因鱼种、海区和季节而异 , 成鱼和幼鱼也有不同 。如金色小沙丁鱼成鱼主要摄食浮游甲壳类(包括桡足类、短尾类幼体、端足类和糠虾) , 也摄食硅藻;幼鱼除摄食浮游甲壳类幼体外 , 也食硅藻和甲藻类 。
金色小沙丁鱼一般不作远距离洄游 , 秋、冬季成鱼栖于70~80米以外深水 , 春季 , 沿海水温升高鱼群向近岸作生殖洄游 。仔、幼鱼化后在沿海索饵成长 , 夏季逐渐随南海暖流向北洄游 。秋季表层水温下降 , 遂向南洄游 。
至10月以后鱼体已成长至150毫米以上时 , 由于沿海水温降低而逐渐转栖于较深海区 。小沙丁鱼属在1龄或2龄开始性成熟 , 春、夏季为生殖期 。怀卵量随种类和个体大小而有变化 , 多半在10万粒以下 。卵球形 , 浮性 , 成熟卵径约0.6~0.9毫米 , 初仔鱼长约2.3毫米 。
百科中还有更全面的资料 , 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