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的健康不受“肝”扰

甲肝和戊肝有较明显的流行季节 , 一般是在冬春季 , 而乙型和丙型肝炎是常年散发 , 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 , 但慢性肝炎患者常受到气候 , 特别是潮湿气候的影响而容易复发 。

如何让孩子的健康不受“肝”扰

文章插图
【如何让孩子的健康不受“肝”扰】 一看精神 , 注意看小孩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 。如果原来一直天真活泼、顽皮好动 , 突然变得懒得动、疲倦、思睡 , 这就要引起注意了 。二看食欲 , 观察小孩食欲是否正常 。要看最近吃饭香不香 , 饭量是否下降 , 尤其是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 , 那就应注意是否已患上肝炎了 。三看面色 , 主要观察面部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球)是否发黄 , 继而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 。如见黄疽 , 应提高警惕 。四看大小便 , 如果大便不成形或时而腹泻 , 颜色变浅 , 如白陶土状或小便呈深黄色 , 外观如浓茶水一样 , 有时尿液浸在尿布或衣服上留有黄色痕迹 , 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五看上腹部是否疼痛 , 如果小儿肝脏肿大 , 可表现出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 , 尤其以夜间为甚 。个别患儿还可表现为脾大 , 并伴有脾区疼痛 , 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抚上腹部 。
小儿肝炎在临床上以甲型肝炎为主 , 多为黄疸型 , 同时黄疸前期比成人短 , 而且发热较多见 。在消化道症状中 , 以腹痛较多见 , 可达一半以上 , 常常容易误诊为上感、胃肠炎、阑尾炎、肠蛔虫症 , 甚至急腹症等 。由于儿童肝脏相对比成人大 , 血液也比成人丰富 , 有利于肝病恢复 。因此小儿肝炎总的来说 , 具有病程短、恢复快、转成慢性肝炎比率低等特点 。也有专家指出 , 由于幼婴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 , 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 , 一旦乙肝病毒人侵 , 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 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 。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 , 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 , 而且能继续增殖形成克隆 , 向肝癌方向分化 。因此 , 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到对小孩肝炎早期发现 , 早期治疗 , 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
肝炎是可以预防的 , 但需要全社会 , 特别是学校、幼儿园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 , 互相配合 , 切断每一个可能传播的途径 。要教育孩子们做好个人卫生 ,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 不喝生水 , 不吃在小摊小贩处买的零食 , 不共用茶杯、餐具、牙刷等 , 不咬手指以免病从口入 。学校、幼儿园要定期消毒门窗、墙壁、地面以及小儿易接触到的地方 , 小儿的餐具要经常煮沸消毒 。发现肝炎患儿 , 应立即及时报告有关防疫部门 , 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所在班进行消毒及医学观察 。家长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 要避免用手乱摸 。在外用餐要到卫生条件较好的饭店去 。平时加强小儿体质的锻炼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尽量避免给小儿使用血制品 , 打针输液(血)到正规的医院 。
对儿童进行肝炎疫苗免疫是国家控制肝炎的主要策略 。甲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 。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 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及其他高危人群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 , 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 , 与成人感染肝炎的途径不同的是 , 儿童可经垂直传播被感染 。如果母亲是肝炎病毒携带者 , 其新生儿的感染率为85%左右 。因此 , 其母亲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 , 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