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一直冒汗像水一样

1.头上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头上一直冒汗像水一样

文章插图
出汗仅限头部 。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 。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 。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 。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
头汗,证名 。头面局部多汗 。多因邪热内郁,热蒸于上 。《伤寒明理论·头汗》:“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如热不得越而上达者也 。又热入血室,与其虚烦,或阳明被火,及水结胸,皆但头汗出也,俱是热郁于内,而不得越者也 。”治宜栀子豉汤、茵陈蒿汤、大陷胸汤等方 。
有因水亏火旺而致者,头顶出汗,乃肾火有余而肾水不足 。治宜滋肾清肺,可用桑叶、熟地、北五味、麦冬等;或滋阴降火,用当归六黄汤(见《石室秘录·敛治法》) 。有因胃火上腾者,每当饮食时,即头汗淋漓 。治以泻胃火为主,方用收汗丹(《辨证录·汗症门》) 。有因湿胜所致者,亦汗出头额,用胜湿汤(《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 。
有瘀血内蓄而致者,可选用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证治汇补》卷三、《类证治裁·汗症》) 。若关格不通或重病阳脱而见头汗,属危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 。
2.头总是冒汗跟水似的哗哗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 。
(1)温热性出汗
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肤都可出汗 。通过出汗发散热量调节体温 。夏天坐着工作,每天的发汗量约为300克;体力劳动时可提高10倍;
(2)精神性发汗
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 。人在精神紧张时手心会出汗,即属于精神性出汗 。精神性出汗从加刺激到发汗的潜伏期极短,只有数秒到20秒 。所以在紧张、恐惧、兴奋等精神因素影响下,神经冲动从大脑皮质传递到手掌小汗腺部,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导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动短期内迅速增强,即产生手掌精神性出汗 。
也有学者认为另有精神出汗中枢,常保持有兴奋性,一加刺激后即产生反应性出汗 。精神性出汗在掌跖处表现最为明显,也可见于手背、头面、颈部、前臂和小腿等处 。少数人在高度精神紧张时,甚至会出现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的全身大汗情况 。
(3)味觉性出汗
属于一种生理现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 )后引起的多汗 。
(4)运动性出汗
属于一种生理运动,所产生的汗 。
(5)疾病性出汗
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 。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腋下出汗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手心、脚心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
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属偏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有时也是中风临身的信号 。乳间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精神疲乏、体力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 。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围,常与肾病有关 。无汗常因邪闭、表实、津血不足等因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