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觉时总被吓到 婴儿受到惊吓怎么办

我家宝宝胆子太小了,睡觉也会被吓到”!
一位新手宝妈私信对我说,她的宝宝在睡觉时特别容易被吓到,总是一惊一乍睡觉不安稳 。宝妈很疑惑,她和丈夫都不是那种胆子特别小的人,宝宝是随了谁呢?
婴儿睡觉总被“吓到”,未必是胆小也不是坏事如果我说宝宝们都一样,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很敷衍?真的不是哦!小婴儿睡觉时容易被吓到,是他们的发育特点 。

婴儿睡觉时总被吓到 婴儿受到惊吓怎么办

文章插图
有些长辈看到这种情况会以为孩子是被“不干净”的东西吓到了,其实没有这么可怕,原因是有科学道理的 。
1)宝宝被“吓到”,其实是婴儿的先天反射
婴儿刚出生的一段时间,身体是自带一些先天反射的,而导致婴儿看起来是被吓到的反射,就是“莫罗反射” 。
莫罗反射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惊跳反射,是0~3个月婴儿具备的特点 。
当新生儿受到突然的声音、光线和触摸等刺激,身体便对作出反应,具体表现是伸直腿部,双臂快速打开、手指伸直,接着手臂抱在腹部周围 。
如果宝宝在0~3个月受到刺激时有这种表现,家长不必太担心,这是特别正常的情况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反射基本在6个月前就完全消失了 。
【婴儿睡觉时总被吓到 婴儿受到惊吓怎么办】家长平时带宝宝定期检查就要注意这个问题,4~5个月还有莫罗反射,就可以问问医生 。
2)婴儿的睡眠模式与大人不同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看上去一整天都在睡觉,但带过娃的人会知道,宝宝每隔45分钟左右就会有要醒来的前兆,拱一拱、哭几声却不一定真的醒来 。
这并不是宝宝的睡眠质量不好,而是他们每次的深度睡眠只持续45分钟~1小时左右 。
如果衔接得好,经历10分钟左右的浅睡眠之后,还会再次进入深度睡眠 。
小婴儿敏感一些并非坏事,家长放宽心?其实对于小婴儿来说,敏感不一定是坏事,胆子有一点点小只是原因之一,并不代表宝宝的睡眠出现什么严重问题,只不过有些宝宝没这么敏感,被“吓到”的次数较少而已 。
受到刺激就做出相应表现,反而证明宝宝是健康的,要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家长才更着急呢 。
只要宝宝的身体健康没问题、吃奶以及平时的精神都很好,那么5、6个月前这种反应,家长要放宽心 。
宝宝总是容易被吓到,家长这样应对不过,宝宝在有这种“一惊一乍”的表现时,他自己和大人都不是很舒服 。我们不必让宝宝这种情况完全消失,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少宝宝被吓到的频率,减轻宝宝被吓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