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每次打针都哭闹怎么办

孩子每次打针都会哭闹,宝妈该怎么办?打疫苗,是每个宝宝必须经历的事情 。每次去社康都像进了“杀猪场”一般,此起彼伏的宝宝哭闹、尖叫声不绝于耳,宝妈该如何支招?
我的一个医生朋友说,给婴幼儿看病和给小动物看病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往往既不会表达也不会配合 。所以,家长就只能强制再强制,毕竟打疫苗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就算不情愿也必须完成 。
然而,打针就医就真的只能依靠对抗?孩子就真的不可能配合吗?
我家娃每次打完疫苗,都会和医生说谢谢,也没有恐惧和抗拒下次接种 。打疫苗过程中虽有疼痛抵抗,但大体甚为配合 。
今天我就结合娃的经历,对帮助宝宝克服就医恐惧,提出几条具体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
1. 树立正确职业观念,医生打针不是用来吓唬孩子的“法宝”
不久前带娃在新加坡旅行期间,有一次娃坚持要在出租车上脱鞋(手动汗颜) 。司机是个戏足的大叔,假装接电话说:“喂,警察啊,哦哦,你有看到小孩子要脱鞋要来抓她啊,好的好的,我知道了~”……
“不听话?再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再不好好吃饭就生病要去医院打针了!”这是两句经常被用来吓唬孩子,让孩子听话的“法宝”,甚至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口头禅了 。
然而,如果孩子经常被如此强化,可能会认为警察就是来抓孩子的,那真有一天孩子遇见坏人,看见警察就跑而不是求助,要怎么办?同理,孩子也会因为看见医院、医生而感到恐惧 。
所以我提出的第一个克服就医恐惧的建议,是在就医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当给宝宝树立正确的医生形象 。因此我经常会对娃说,医生是来帮助我们的,生病了就要找医生帮忙 。

宝宝每次打针都哭闹怎么办

文章插图
2. 事先诚恳告知,未知和突然袭击才是最大的恐怖
在陪娃等候打疫苗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一类突然袭击的打疫苗方式 。
比如一直高兴地哄宝宝玩,然后带去猛地扎一针,甚至有的家长会趁宝宝睡着的时候,先打了针再说 。从配合就医效果来说,突然袭击似乎可以大大提升打疫苗成功率,怎么样都会哭闹,反正先打上针事后再安抚 。
但这种突然袭击方式,第一次或许有效,但在随后的就医经历中会越来越困难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忽然疼一下,或者前一秒还高高兴兴,忽然吓一跳,所受的惊吓岂不是比疼一下本身更加恐怖?
因此,每一次就医前和就医过程中,都应该事先告知孩子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特别是可能产生的疼痛,一定要在打针前跟宝宝耐心讲明,接下来会打针、会疼,但这都是为了宝宝的健康 。在讲解过程中,可能宝宝会害怕、会反抗,但我每次都会继续讲解,温柔而坚定 。
事先告知是对宝宝的尊重,我愿意花时间,事先告知并劝导安抚,这必定好过蒙骗过关造成宝宝对我的失望甚至不信任 。疼痛在所难免,事先告知可以让宝宝有个心理准备,也让宝宝对下次就医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了适当的预判 。
3. 全程科普解释,让每一次疼痛和抗拒都被理解
当打针结束后,宝宝必然会因为疼痛而哭闹失控 。这个时候,有很多家长会说不疼不疼,有什么疼的,或者你看谁谁谁就没哭,你还哭,更有甚者讽刺、威胁勒令宝宝停止情绪宣泄 。
对此我想说,每一次疼痛和抗拒都应该被充分理解,更可以成为学习管理情绪的大好时机 。
每次娃打针后哭泣时,我都会首先共情,认可疼痛难忍,然后为情绪和状态贴标签,从不试图强制停止 。目前的经历中,我家娃会在1分钟内停止哭泣,待宝宝情绪确实稳定之后,我往往会带宝宝回顾这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