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话乞巧 乞巧节最初指的是什么意思( 二 )


当地凡属孩童、姑娘,有端午节绑手襻辟邪求吉的习俗 。男童的手襻,通常戴到农历六月六日揪掉,然后抛入河中淌走,而女童则不然,要一直戴到乞巧节时,专供接巧娘娘下凡搭桥用 。如果姑娘们的手襻续接起来不够用,可再续接些新头绳,以补不足 。搭桥时,由两位姑娘分别站在天河(民间将自然河流称“天河”)两岸,各牵绳子一端,呈桥状横拉于河面,其余姑娘皆上香点蜡献酒茶,集体虔诚跪拜后,继而一起列队牵手,摆动手臂,亮开歌喉,同唱口耳相传的《搭桥歌》 。
伴随着歌声的余音,两岸牵绳的姑娘便同时松手,绳子自然下落到河水中,随波逐流而去 。
手襻搭桥仪式,各乞巧点大同小异 。时日上惟西峪、汉源与众不同,则在七月七日下午举行 。尽管时日上有前有后,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前者,搭桥是迎接巧娘娘下凡;后者,搭桥是恭送巧娘娘上天 。天河相隔,无桥不通,只能对岸观望,望河兴叹 。一年又一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巧娘娘下凡、升天 。无疑,这手襻相接,架起的不仅仅是一座天桥,也是姑娘们的一座心桥 。
接请的地点是历年固定不变的 。手襻搭桥已毕,手捧香盘的组织者(俗称巧头)在前,余者皆净手各执信香,双手合奉胸前,依次紧随其后,在肃穆的气氛中恭迎跪拜 。然后,大伙成排列队,唱着一支又一支的《迎巧歌》,顺着来路返回坐巧点 。
迎巧是乞巧活动的序曲 。迎巧时,有些乞巧点的姑娘们抬着或坐(礼县为主流)或站(西和为主流)的巧娘娘纸扎像,有些乞巧点则不抬 。迎巧歌词较多,各地亦有差异,但共同点是唱完正歌后,都接唱不同的副歌;有时每唱两句正歌,则插入副歌 。就其副歌歌词而言,各乞巧点间很不一致,目前概括起来不下二十种,但以“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视为主流 。
二. 坐 巧
一路欢歌,迎巧归来 。在隆重的仪礼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嘹亮悠扬的歌声中,姑娘们便将巧娘娘请上神桌,点燃香蜡,依次献上水果、鲜花、巧芽,以及各种各类的面制、油炸供品,让其尽兴享用 。
乞巧点星罗棋布,坐巧的场所却各不相同:有的在古戏楼上,有的在旧队房里,也有的在宽敞的居家户 。过去一直这样 。如今,承袭古习,除了在热情好客、干净向善的农家庭户沿续坐巧之外,也有的在乡村“文化大院”及“乞巧传习所”坐巧,可谓别开生面 。
每处坐巧点,有固定的,也有不固定的 。在一个村子里,往往在那坐几年,在这坐几年,甚至一年一换场所 。但有一点,场址一旦选好,巧娘娘一请上神桌,一年一度间绝对再不能更换场所,直至送巧活动结束 。娱神娱人,人神的沟通其实就在这桌上桌下 。
坐巧处是姑娘们活动的主要场所 。不光节日期间姑娘们在此进行各个环节的活动,就是节前好长一段时日,这里也是门庭若市,联络、集会、筹资、练歌、排舞、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剪纸、刺绣、泥塑等许多的准备工作,也大多在这里酝酿完成 。倘若坐巧户里或至亲中有大姑娘参与,“近水楼台先得月”,无疑便成了本巧点让人仰慕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俗谓“巧头儿” 。另外,据口碑材料称,在家中坐巧,有神气聚纳,一来可使久婚不育的妇女能开怀生子,全家能交好运;二来可使姑娘心灵手巧,心想事成 。有此企盼的人家,自然不嫌赃乱泼烦,乐于为姑娘们提供便利的乞巧场所 。
坐巧之“巧”,是专指巧娘娘造像 。乞巧时供奉的美艳绝伦的巧娘娘造像,是根据当地大众审美的最高标准,结合丧葬风俗中流行的一种纸偶人物造型形式,用篾条、秸秆、纸葽扎成骨架,综合塑、剪、画、贴等,经民间艺人制作、装饰而成 。有的则不用五色纸,而是用绣花绸缎或上好布料裁缝成衣裤,做成绣花鞋,对扎制的身架予以精心打扮 。衣饰运用对比色,但又有统一的主色调,色彩一般以大绿、大红系列为主,间以小面积杂色,给人以整体视觉震撼 。西和漾水河流域多为正面直立式,整个造像基本由头部、躯干、四肢构成;礼县盐官、永兴及沿大河一带多为正面坐式,除端坐莲花台外,还配有类似神龛样的华丽纸轿 。是立是坐,皆袭古风 。神秘的纸偶造像,五彩缤纷,给人们以无限遐想,也为节日增添了无穷的喜庆与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