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国庆长假警惕甲流侵袭

国庆&中秋&秋冬,人多易交叉感染、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季节转换婴幼儿最不适应——如何让宝宝健康“度假”?下面讲解如何远离甲型H1N1流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禽流感……

热点:国庆长假警惕甲流侵袭

文章插图
“勤洗手、讲卫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以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提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 。一瞬间,幼儿时代就学习过的洗手等卫生常识,如今被当做对付国际头号流行病的法宝,全民普及学习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几乎所有呼吸道传染疾病都和卫生习惯有关,而秋冬季节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普通感冒经常出现,而流感家族成员眼下有普通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禽流感活跃在一线 。即将到来的“十一”大假,出行途中需要防备一手 。
普通感冒隔三差五来登门
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或“感冒”,是鼻粘膜的急性炎症,主要为上呼吸道症状,常伴有急性鼻咽炎 。本病常发生于气候变化不定的季节,多为散发,病程较短,具有自限性,即该病不需要接受特殊治疗,靠自身免疫即可痊愈 。
普通感冒通过含有病毒或细菌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 。当人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烟酒过度等各种因素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原来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就迅速繁殖起来,从而诱发本病 。该病易引起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并发症 。自然病程约7~10天 。由于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种类较多,人体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并且短暂,所以一个人在一年内可多次发病 。
对于普通感冒的预防,可采取以下三点措施:(1)居室窗户常开,使居室多接受阳光的照射,保持空气流通 。(2)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3)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 。
流行性感冒每逢秋冬就作怪
【热点:国庆长假警惕甲流侵袭】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并能在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 。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暴发,不会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般不引起流行 。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一般秋冬季节是高发期 。流感的潜伏期为1~3天,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性起病、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一般可伴有咽痛、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少数患者有食欲减退和腹痛、腹胀、腹泻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该病的全身症状较普通感冒重,但鼻咽部的呼吸道症状较普通感冒要轻 。少数病例可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 。
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由于许多体质较弱或抵抗力较低的人在得流感后容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能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流感疫苗接种重点推荐人群是: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小学生和儿童等 。另外,勤洗手、常通风,尽量少到人群稠密的、通风不好的场所也对预防流感有效 。
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