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责任交强险如何赔偿

1主次责任交强险如何赔偿
一、一、二级责任保险如何赔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应当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按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在强制保险范围内,有责无责,不分主次 。交完交强险后,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摊 。机动车事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2008年2月1日后)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赔偿限额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机动车的赔偿限额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死亡伤残费用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 。死亡伤残费用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害人亲属因丧事发生的交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以及被保险人根据法院判决或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医疗费用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 。医疗费用包括医疗费、医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合理的后续治疗费、美容费和营养费 。2.强制保险理赔需要提交哪些材料?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申请赔偿保险金 。被保险人索赔时,应向保险人提供下列材料:1.强制保险的保险单;2.被保险人出具的赔偿申请书;3.被保险人和受害人的有效身份证明、被保险人机动车驾驶证和驾驶证;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事故证明,或者人民法院等机构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等证明;5.被保险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选择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的,应当按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提供记录交通事故情况的协议;6.被害人财产损失程度证明、个人伤残程度证明、相关医疗证明、相关损失清单及费用单据;7.与确认保险事故性质、原因和损失程度有关的其他证明和材料 。也就是说,主次责任不会影响交强险的正常赔付,但主次责任问题会影响交通事故各方人员要承担的赔偿比例 。这些都是由当事人自行计算,有可能承担次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的民事赔偿比例可以通过强制保险完全解决,这样就不用自己承担民事赔偿了 。2主次责任怎么判断比例
1、第一种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5)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2、第二种是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6)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7)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六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超过交通事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部分,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二)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赔偿责任;(三)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赔偿责任;(四)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