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妈妈们如何“慧眼识好故事”

教妈妈们如何“慧眼识好故事”
世界上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故事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扇窗口,它丰富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深深吸引着幼儿 。讲故事是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训练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 。而讲好故事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孩子合适的故事 。
一、选故事前,父母做些什么?
在早期阅读中,父母常常要有一个提前准备期,就是在孩子还未满某个年龄的时候,就要开始自主阅读那个年龄段的故事书,为孩子找到那些有趣的、内容健康向上的故事 。如果想让孩子爱上听故事,父母常常要比孩子读得更多,只有父母多读书,才可能提高对书籍的鉴赏力,这样才能知道给孩子选什么样的故事 。
如果父母缺少深入了解各类故事的时间,那么就只能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一些快速学习:
一、向那些有经验的人求教,如,其他爱阅读的父母,有一定儿童文学阅读量的老师;二、多找一些儿童阅读方面的书单和书籍做参考 。
二、怎样按阅读年龄段选故事?
正如婴儿的食物和幼儿的食物完全不同;3岁的孩子和6岁的孩子也不可能穿同样大小的衣服 。同样,2岁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的书,未必能满足5岁孩子的阅读需求 。划分阅读年龄段,就是为了更加科学地为孩子选择故事 。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那些成功可能性为50%的任务,对于人们来说最具有吸引力 。根据儿童的现有理解能力,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经过努力又可以读懂的故事,才是最合适的 。
划分阅读年龄段,实际上不仅仅涉及到故事的类型、内容上的难度,也涉及到儿童心理学这个很专业的问题,许多对儿童心理的研究都表明:
【教妈妈们如何“慧眼识好故事”】0~1岁的孩子:
1岁前的幼儿对故事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知觉表象上,他们对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关系、故事的结构都无法具体认知 。
但是11个月的宝宝开始可以听懂情节简单的故事,并开始进入故事中的情景,和故事里的小动物一起笑,一起哭 。女孩子的话会喜欢《小红帽》 《美人鱼》跟《卖火柴的小女孩》.《胡桃夹子》,备选的有《小天使和鞋匠》;男孩的话可以讲《匹诺曹》,备选的有《一寸法师》,《杰克和豆蔓》.
1~2岁的孩子:宝宝在这个年龄语言处在积极发展时期,听和说的积极性都很高,喜欢和人进行言语交流,爱听故事,念儿歌,并能记住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背诵一些诗歌等;最喜欢可以发出简单声音的书、或者是和玩具一样可以用来触摸、拆卸的书 。家长可以多给宝宝讲以下类似的故事:《小精灵皮鞋店》、《金鹅》、《小熊的礼物》、《丑小鸭》、《脏小猪》、《萤火虫找朋友》等 。
2~3岁的孩子:
2~3岁的幼儿理解力有限,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可选择一些讲述生活常识、规范幼儿行为的故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词汇尽量口语化 。随着孩子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故事内容可渐趋多元化,如思想品德、革命历史传统、自然科学常识等,情节要有起伏,词汇可使用浅显易懂的书面语 。
3~6岁的孩子:随着动作、表达、认知能力的增长,三岁左右的孩子已能展现更多的利他行为 。因此,家长可以开始多给孩子讲讲有关社会情绪类的故事,除了帮他更认识自己的情绪外,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也能敏锐地明白其它小朋友的情绪感受、具备了良好人际互动的技巧;四岁的孩子则开始喜欢富有想像情趣的童话以及善恶分明的民间故事,父母可适当为孩子多选择有意义的民间故事,既满足宝宝兴趣,又让宝宝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五岁阶段的小孩则喜欢幽默、内容圆满欢乐的故事,这时候,外国童话、民间故事就是延伸孩子经验,刺激孩子想象的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