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蛔虫方剂

小儿蛔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食欲不振,或喜食异物,面黄形瘦,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触之腹部柔软,或可扪及虫团聚散,并可见吐蛔或便蛔,且大便干稀不调 。有些患儿出现淡色白斑、巩膜出现兰色斑点,下唇或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舌苔薄腻或花剥,舌尖红尖 。

驱蛔虫方剂

文章插图
本病发生原因是因小儿吞食了蛔虫卵所致,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或食入不洁的饮食而致 。若平素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素蕴湿热者更易发生本病 。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秘方、偏方如下 。
[方一]使君子30克,猪瘦肉Z0克,面粉30克 。把使君子肉捣碎,猪肉洗净剁碎,同与面粉混合均匀,做饼10个,蒸熟 。每服1个,且日2次 。
本方适用于小儿身体虚热而有蛔虫者 。
[方二]使君子适量 。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 。
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
[方三]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 。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 。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 。
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
[方四]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 。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 。
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
[方五]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
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
[方六]黄连3克,乌梅10克,黄柏(炒)5克,使君子12克,槟榔、川椒(炒)各10粒,金羚炭9克,细辛2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
本方为李月方,可安蛔止痛,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
【驱蛔虫方剂】 [方七]乌梅15克,细辛6克,川椒3克,党参、当归各9克,黄连、黄柏、干姜各6克,桂枝9克 。水煎500毫升,直肠滴注,每分钟40-50滴 。
本为何成瑶方,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