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脓肿

【臀部脓肿】脓肿有深浅之分,一般皮下软组织形成的脓肿称为浅脓肿,而位于深筋膜下以及肌层,深层组织空隙形成的脓肿称深部脓肿 。臀部肌肉发达分数块,其中最大的是臀大肌,如果该肌或肌间出现化脓性感染,就会形成深部脓肿 。
臀部脓肿大多数与臀部肌肉注射并发感染有关,其它见于脓毒败血症所致的转移性脓肿,臀部局部感染扩散及异物存留等原因 。

臀部脓肿

文章插图
病初症状体征不明显,由于感染部位较深,所以局部肿胀不明显,皮肤颜色正常,但有压痛和痛性跛行;发病1-2天内,体温略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患处B超无明显阳性体征 。病情发展后,局部出现肿痛,皮肤发热且逐渐颜色变红,走路困难,患处有敏感触痛;体温高烧,时有烦躁哭闹或嗜睡,B超可见炎性病灶和脓肿回声区 。病后10-14天局部穿刺有脓,脓培养为化脓菌 。
本病初期易误诊为化脓性髋关节炎或者注射反应 。只要医生留意到病儿患侧臀部有触痛区即可与前者鉴别;臀部注射反应表现有两类:一种属过敏反应,表现局部皮肤红肿,但触痛轻或不痛,不发烧;另一种是注射部位有敏感痛,但患处深部不肿,病儿除原发病外不发烧 。这两种情况通过认真检查也可以明确诊断 。
诊断为臀部脓肿后(一般为单侧发病),早期应静点有效的抗生素,如西力欣、凯福隆等,青霉素、四环素等效果差 。体温控制、局部脓肿减轻时,可以口服抗生素 。中后期发现患处积脓(最好经B超早期定位脓腔)时,可以先穿刺抽脓,脓液最好送细菌培养,以便指导使用抗生素 。如果脓多、脓稠或脓腔已从皮肤破溃,应行切开引流,并定期换药 。部分病儿可形成数月不愈合之慢性窦道,医生将视情况行窦道搔刮术,最终也可病愈 。
在注射预防针的时节,偶尔遇到一种类型较特殊的臀部脓肿 。它起病缓慢,患处红肿和疼痛不明显,病儿亦多不发烧,甚至查白细胞计数也属于正常范围 。而且病儿多数可以下地玩耍 。一般在病后3周可能经穿刺抽到少许脓液,但细菌培养无菌生长 。其中有少部分病例脓液较多,治疗以穿刺抽脓为主,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则应切开引流 。对于这种呈亚急性和慢性感染的病例,必要是医生会做结核菌实验(PPD)或拍肺部和腰椎X线后,以除外目前甚少见的,因腰椎结核引起的结核性脓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