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出生以前生活在母亲的子宫内 , 周围都是羊水 , 也就是说胎儿是泡在水中长大的 , 温度十分恒定 , 胎儿的深部温度又略高于母亲的温度 , 大约是37.6-37.8度 。出生以后发生很大的变化 , 首先是环境温度有明显的下降 , 而其波动较大 , 新生儿必须依靠自己的神经系统调节产热和散热系统 , 保持体温的恒定 , 这样才能维持全身的代谢、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 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健康成长 。这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那么新生儿体温调节有什么特点呢?简单地说来是产热能力低 , 散热多 , 和体温调节的能力较差 。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有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新生儿的体重较小 , 体表面积相对的较大 , 按每公斤有多少体表面积来说 , 新生儿的体表面积是成人的三倍 。因此散热也就明显地高于成人 。我们知道成年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常会不自觉地缩成一团 , 这样就可以减少体表面积减少散热的作用 ,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肌肉较薄弱 , 这种能力较差 , 在遇到寒冷的环境中少了一种减少散热的方法 。此外 , 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 , 并且越是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 , 皮下脂肪越薄 。皮下脂肪传热的能力最低 , 有很好的防止热量丢失的作用 , 新生儿皮下脂肪很薄 , 防止热量丢失的能力也就很差 。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一般受热时皮肤毛细血管会扩张 , 面色和皮肤变红 , 以增加散热;而受冷时 ,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 新生儿表现为面色和皮肤苍白 , 手脚发凉 , 但这些能力都较弱 。此外新生儿出汗的能力较差 , 过分保暖会引起体温升高 , 甚至40度的高热 , 过分受冷又会引起体温的下降 。
因为上述的原因 , 要尽力使环境温度适合于新生儿 , 不太热也不太冷 , 维持在最合适的温度 , 在这个温度中孩子最舒服 , 代谢率最低 , 耗氧量也最低 , 我们称之为中性温度 。一般说来刚出生时要求温度较高 , 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可随之降低 , 出生体重越低 , 要求的温度也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