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另类饥饿”( 二 )


?硇枨蟮目?生理需求的哭往往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 尿布脏了或湿了、饿了 , 渴了、太热(会流汗)了或太冷(会手脚冰冷)了、太吵了、光线太亮了或是太暗了 。宝宝这些基本生理需求的哭泣 , 是比较好解决的 , 只要满足宝宝的要求就可以了 。
顾需求的哭 那些所谓“磨娘精”、难带的宝宝 , 往往会发出需要别人照顾的哭 。这些宝宝黏人、易受惊吓 , 性格上比较敏感 , 适应性差 。照顾需求的哭声比较小 , 甚至会盯着大人或伸出双手 , 就表示他只是想要抱抱 , 想要有人陪他玩 。
病理状况的哭 假如宝宝哭声比平常尖锐而凄厉 , 或握拳、蹬腿、烦躁不安 , 不论如何抱也无法搞定 , 就可能是生病了!当身体不适引起疼痛的感觉时 , 不会说话的婴儿一定用肢体语言和哭声来表达 。此时他会握拳、蹬腿、烦躁不安 , 哭声特别尖锐或凄厉 , 这时就应该警觉是病理状况引起的哭泣 。
所以为了满足婴儿的情感需求 , 妈妈应做到:
1、及时哺乳 , 哺乳时要将婴儿抱起 , 并且要一边哺乳一边同婴儿温柔地说话 , 使婴儿将饱腹感、被抱感、抚慰感同妈妈结合在一起 。
2、18个月以前的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安全感 , 因此母亲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 , 至少在婴儿出生3个月内 , 婴儿一啼哭 , 母亲或保育员就应该马上搂抱他 , 给他温暖和安全感 。这时大可不必担心因为过分的溺爱而把孩子惯坏了 。
知觉饥饿
随着宝宝的长大 , 他们开始对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 颜色、形状甚至空间位置都会被整合在一起 , 成为一个到处都十分新鲜的世界 。可以想象 , 这时如果孩子的知觉发展没有得到满足 , 他们就会产生着知觉饥饿 。抱着小宝宝走出家门 , 置身于大自然的广阔天地时 , 他们会表现出无比的高兴与激动 , 眼睛不住地看 , 小嘴不停地咿呀做声 , 两只小手不停地挥动 。奥妙何在?原来大自然的声、光、色、形等新鲜事物 , 迎合了他知觉发展的需要 , 满足了他的“知觉饥饿” 。
明白了这个道理 , 我们不妨借此“大做文章” , 如在小床或摇篮前摆一只鱼缸、吊一只鸟笼、或悬挂彩色画片、或抱婴儿到室外直接观赏大自然 , 让小宝宝的视、听感官“吃”饱“喝”足 , 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感觉饥饿 , 又能健脑益智 , 可谓一举两得的美事哦 。
*急转弯走:利用户外的树、杆等物体当作转弯标志 , 也可以带孩子去有迷宫隧道等设施的游乐场所 。引导孩子做急转弯行走动作 。训练宝宝的步伐控制能力 。
*走小桥:用普通的书铺成一条“小路” , 如果可能还可以垫高一点儿 , 也可以铺设成有弯道的“路” , 让宝宝自己在上面走走 。也可以利用户外的花台、比较窄的小坎引导孩子完成 。训练孩子的身体平衡能力 。
*走走停停:您可以和孩子边念儿歌 , 边做走路的游戏 。“宝宝妈妈走一走 , 走过大门口 , 遇到一条老黄狗 , 吓得他们不敢走 , 停!” 。在念“停”的时候 , 您的声音要特别提高 , 表情要显得突然、兴奋 。反复几次以后 , 孩子就可以记住儿歌 , 会很好地配合儿歌来完成对自己步伐的控制 。用儿歌的形式训练孩子学习控制步伐 , 增强孩子的肢体控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