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在家长身上找原因

【孩子不听话在家长身上找原因】 孩子自我为中心意识强,在幼儿园和学校不合群,读书后有厌学情绪……这些让不少家长闹心的问题症结真的都是孩子“不听话”吗?

孩子不听话在家长身上找原因

文章插图
南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的谢老师对此并不认同 。从中心开设一年多来近2000个案例来看,大多数案例都能在家长身上找到原因 。谢老师说:“问题家庭不一定会有问题孩子,但问题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
三大问题困扰家长
小华今年读幼儿园大班了,但妈妈觉得小华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们交流比较少,在家里只能听夸奖的话,一听批评就发脾气 。她尤其对自己的穿着很在意,如果小朋友说今天的裙子很漂亮,那小华会经常要求穿这条裙子上学 。困惑的妈妈向指导中心老师求助: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根据指导中心统计,前来咨询的家庭中,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人际关系不合、厌学这三个问题是最为普遍的,占咨询总数的七八成 。以这三个问题为中心,往往会衍生出其他问题 。按年龄阶段划分,咨询家庭中,孩子上小学的约占六七成,幼儿园阶段和中学阶段的大约各占一成多 。
谢老师有着近十年的教育经历,据她的观察,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体,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和人际关系不合成为最容易发生也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 。而厌学情绪问题有低龄化的倾向,过去高中生厌学问题较多,现在小学生中厌学也成为主要问题之一 。
谢老师说,这些问题和家庭环境特别是家长教育方式关系密切 。比如小华家里,妈妈因异地工作关系和孩子接触相对较少,而爷爷奶奶对小华更为宠爱 。“孩子会通过家长的行为感知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原来我的需要是最重要的 。当孩子习惯于这个中心地位,那么在幼儿园交往中她也会对同伴有这样的期望,有所不如意就会显得不太合群 。而这进一步减少了她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她更愿意和亲近的家人交流 。”
别给孩子贴“标签”
对于小华妈妈的困惑,谢老师说,家长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找问题 。
首先,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许多时候“标签”只是家长的个人感受 。小华妈妈觉得孩子不合群,是出于对孩子的担忧情绪,但实际上,她应当征询孩子的感受:“你在幼儿园和哪些小朋友玩呀?”“你和谁玩觉得更高兴呀?”也许事实会出乎家长的预料 。
“贴标签”的负面影响是可能“戏言成真” 。
小明是一些人眼中的“网瘾少年” 。“我有一次开机不到10秒,父母就在一边说,你又沉迷进去了 。当时很委屈,很讨厌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我 。”他还觉得母亲把自己“糗事”到处宣扬 。“有时候我下楼买宵夜,楼下的问我怎么这么晚还不睡觉,我说在上网,别人看我的眼神就变了,那种感觉很微妙 。”小明以后干脆自报“网瘾少年”家门 。
谢老师说,家长的“标签”与孩子自我感受不同时,一些孩子会故意做出和“标签”描述一致的行为以“印证”家长的印象,久而久之孩子养成这种行为模式后,再想纠正就更困难了 。
学会和孩子“谈判”
谢老师说,和孩子交流中尤其要注意“一事一议”,和孩子的“谈判”问题越具体越好,还要注意交流的方式 。
比如小华的妈妈对于孩子的“不合群”经常说:“你不能不和别的小朋友玩,这样长大后会没有朋友的 。”实际上,小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长大后”,“朋友”是没有概念的 。这种家长觉得理所当然的大道理对孩子并没有效果 。这也造成很多家长抱怨“我都说了很多遍了,你为什么不听?”孩子需要更直接更具体的问题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