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观察力培养的过程及方法

通俗地讲,观察就是有目的地注意某个事物并试图更深入认识该事物的过程 。观察力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很有价值,它是孩子获取更多关于身边事物信息、丰富表象、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基础,对于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奠基意义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观察的能力十分重要 。

孩子观察力培养的过程及方法

文章插图
重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引导
观察力是一种需要特别培养的能力,这让不少家长产生了一种想当然的认识,认为观察力的培养应该经由专业的训练,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观察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战场还是日常生活:
1.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而言,周围的世界到处都是令她好奇的对象,很容易引起他的关注,正所谓"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观察力的培养,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观察行为进行,所以,孩子开始关注某个事物时,就是观察力教育的良好契机 。
2.日常生活的引导更加自然、随机,不会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压力,更适合学前期的孩子 。
l随机引导孩子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的内容,可以随孩子的年龄逐渐提高要求 。比如,对于还不大会说话的孩子,可以让她们以指认为主,经常问他们些"电灯在哪里?""红色的球在哪里?"之类的问题,引导他们从周围事物中搜寻目标物体 。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有意识地给她们提些比较不同点的要求,比如,问些"今天妈妈穿的衣服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小碗和你用的那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之类的,对比较相同点的要求,则可以提的稍晚一点 。孩子能主动接受观察任务之后,还可以鼓励孩子对某个事物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比如,豆芽的生长过程,小蝌蚪怎么变成小青蛙的等 。
l观察的对象还可以由周围的事物转移到对人物的观察 。比如,带孩子上街的时候,可以有意让孩子观察走过身边的某个人,然后问孩子"那个人穿着什么衣服?""你觉得她开心吗?"之类的,让孩子的观察中对人际交往产生敏感 。
【孩子观察力培养的过程及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把日常生活作为观察力培养的课堂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意愿,不把教育的成分强加给孩子,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玩什么东西,就急于过去引导孩子观察手中物体的颜色、形状之类的,其实这未必是孩子欢迎的,如果孩子比较抵触这样,一定要立马终止自己的"教育"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