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提防的遗传病--先心病( 三 )


目前我国有200家左右的医院开展了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 。有专家提出 , 随管疾病介入治疗在国内发展迅速 , 由于管理滞后带来的许多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 如非小儿心脏外科医师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介入 , 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和严重的问题;没有足够专职的小儿心脏科医师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介入;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医师缺乏规范的培养和管理;缺乏统一的小儿心血管疾病介入技术操作规范;开展小儿心血管疾病介入的医院泛滥;缺乏严格的登记、随访制度 , 对新技术、新材料介入治疗及存在的问题不能精确评价 , 不能进一步交流、指导临床……这些问题大都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准入制度所致 , 最终给小儿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
蒋世良教授建议 , 医院需要建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评审委员会及制定相应的严格的标准和规定 , 该委员会有权对介入医师的介入病例进行评估及对所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进行鉴定 , 并将其结果反馈给术者 , 酌情要求术者限期内整改或暂停介入治疗等 。其目的是保证介入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对于刚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或介入例数尚不多的医院 , 介入医师应该通过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或介入学习班等形式 , 交流和分享兄弟单位的介入治疗技术及经验 , 吸取别人的教训 。并定期总结自己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失败的原因等 , 以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使其健康稳定发展 , 让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受益 。
据了解 , 去年7月 , 卫生部颁布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 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介入治疗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提出了准入的具体要求 , 但对瓣膜病及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尚未出台相关规定及标准 。本次会议为此开设了瓣膜病专场 , 征集约20个心脏中心所做荟萃分析 , 并将以此为基础制定我国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介入治疗指南 。另据蒋世良教授介绍 , 由其参与制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标准目前正在起草 , 其内容包括心导管检查 , 左右心造影 , 大血管造影 , 先心病介入治疗 , 瓣膜病介入治疗等 。这些措施无疑将对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断与治疗起到规范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