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每年春节前后就有家长抱着宝宝来门诊就诊,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容易烦躁和哭闹;大便不正常 。
其实,这与春节的“纷扰”有直接关系 。震耳欲聋的鞭炮,会使小宝宝受到突然的惊吓;亲朋好友的频繁来访,妈妈忙于应酬或接待客人,会忽略与宝宝亲近和交流;外出走亲访友,会使宝宝不适应陌生的环境 。宝宝的生活环境、睡眠习惯等被打扰,造成身体不适,出现“春节病”,这种病症需要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一、睡眠紊乱、情绪异常
每逢长假后,妈妈就会遭遇“宝宝节后睡眠失调综合征”——宝宝睡不好,吃不好,精神受影响,有些平日乖巧的宝宝还可能突然变得烦躁、哭闹不安,最重要的是,妈妈之前辛辛苦苦为宝宝建立的睡眠规律也都被打破了 。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仔细想想,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频频登门,烟花爆竹热闹非凡,结果没见过“世面”的好奇宝宝白天异常兴奋,晚上不肯按时入睡 。
首先,宝宝因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易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烦躁的情绪 。如果这些环境中还包含了一些不良的因素,如光线过强,噪音过大、气味异常等,更会产生不良的刺激,这些都可能让宝宝难以入睡、睡眠不安、睡觉时间不足、多梦夜醒等 。其次,春节期间,父母的生活规律不正常,有的甚至晚睡晚起,或者因为走亲访友、出游等,打乱了宝宝的生活节奏,宝宝想睡时没法睡,等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宝宝又过了要睡的时间点了,难以安抚入睡 。
应对措施:
集中放鞭炮期间,建议家长关好门窗,尽可能将屋外的噪音减低到最小值,或者给宝宝的耳朵塞个棉球,若有条件,可以适当地带宝宝趣禁止放鞭炮的城市待几天 。
父母提前安排好春节的生活,尽量不要因为节日而打乱了宝宝正常的作息时间 。如果宝宝在春节期间晚睡了,日常的生活作息被打乱了,可以试着一点点提前宝宝的睡觉时间,重新建立睡眠规律 。
二、消化功能紊乱
春节期间发生率最高的病症要属消化道疾病 。节假日期间大人孩子生活规律都被打乱,比如大人节前忙于准备年货或春节出行的各项物资,春节期间又频繁走动,可能忽视了对宝宝饮食的安排和照料,宝宝娇弱的胃肠道消化系统因此受到了“惊扰” 。
再者,节日期间大鱼大肉,做的食物较多存放与冰箱中,重复加热时食物未热透或者存放时间过久不新鲜,常常会导致肠胃炎 。此外,稍大的宝宝对美食没有节制,大人忙于过节,疏忽了对宝宝的管制,家里的老人又会觉得春节难得放纵宝宝的胃口,吃的太多太杂,就出现腹胀、腹痛、便秘、腹泻 。
应对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品新鲜,合理安排饮食,不要让宝宝暴饮暴食,不可过食 。
开窗通风多饮水,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保证睡眠,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服 。
一旦发生流感或其他传染病时应减少外出活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
其次,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宝宝不可轻易添加新食物,以免引起过敏或其他不适;更不可在丰盛的餐桌上,随意喂宝宝吃大人的菜、汤等;不要因为铓锣,而不为宝宝单独制作合适的辅食 。
外出就餐时,照顾宝宝的口味,在陌生的环境,尽量给宝宝吃熟悉的食物,也可以点一些蒸煮类的清单菜肴 。
- 9个月的宝宝可以吃什么鱼
- 怎样护理口腔溃疡的宝宝
- 子女聪明与否关键在妈妈呢
- 八个步骤确保宝宝耳朵清洁
- 怎样拥有健康宝宝呢
- 影响宝宝正常发育的三类保暖衣物
- 这样做让孩子的童年更精彩
- 用对方法让宝宝成为识字天才
- 宝宝身高精准预测方法
- 越标准三围带来健康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