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今年已经6岁了 , 她喜欢舞蹈、绘画 , 像这样年龄的女孩 , 本该无忧无虑 , 但她却有自己的心事 。原来玲玲一直有晚上尿床的毛病 , 为此她常常受到妈妈的责骂 。其实她妈妈也很烦 , 很着急 , 到处寻找偏方给玲玲吃 , 但是不管用 。妈妈准备带玲玲到医院去看看 , 可是奶奶说 , 不用看 , 长大了就好了 , 她爸爸小时候就是这样 , 现在不是挺好的嘛 。
“小孩尿床是病吗 , 要不要治疗?”玲玲妈悄悄拨通了本报的寻医热线 。
文章插图
5岁以上儿童尿床不正常
据某市儿童医院肾内科主任栾江威介绍 , 夜间尿床在儿童中是普遍现象 。随着神经发育的不断完善 , 正常婴幼儿的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会自然形成 , 不需要特别指导和训练 。据统计 , 至少50%的两岁小儿夜间不尿床 , 80%的3岁小儿夜间不用尿布 , 小于5岁的儿童偶尔夜间尿床也属正常 。但是 , 如果5岁或5岁以上儿童 , 多次发生入睡后无意识排尿 , 每周达2次以上且持续至少6个月 , 而在清醒状态下没有此现象发生 , 这类儿童应视为异常 。临床上称为遗尿症 。
尿床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长期以来 , 多数家长并不认为尿床是一种病 , 需要特殊治疗 。事实上 , 遗尿会给家长和患儿带来诸多不便和烦恼 。研究表明 , 长期遗尿会对儿童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患遗尿症的儿童缺乏自信心 , 处世能力差 , 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 , 内心常有羞愧感 , 回避参加社交及集体活动 , 如野营或旅行 。同时这类儿童容易产生多疑和胆怯心理 , 影响其正常能力和潜能的发挥 , 个别儿童脾气固执 , 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家长也会因长期照料患儿而疲惫不堪 , 导致焦虑埋怨情绪 , 过多责备和惩罚患儿 , 由此更加重患儿心理负担 。
孩子尿床与遗传有关
栾主任介绍 , 遗尿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遗尿症是由于膀胱控制排尿功能成熟延缓或功能性膀胱容量小;继发性遗尿症主要有两种:一是精神创伤所致;二是因为某些全身疾病引起 , 如癫痫、糖尿病等 。此外 , 遗尿症还和遗传有关 , 据国外的统计发现 , 如果父母都有过遗尿症的 , 小孩患病率达到77% , 如果父母一方患此症 , 孩子有二分之一的几率患病 。
尿床需要及时治疗
栾主任特别强调 , 小儿遗尿症作为一种长期被忽略而又一直困扰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目前国内治疗遗尿症的主要方法有:闹钟唤醒训练 , 膀胱机能锻炼 , 药物治疗等 。有些小孩晚上睡觉睡得很沉 , 不容易醒 , 就要用闹钟唤醒训练 , 但家长必须先弄清楚小孩每天的尿床时间 , 提前半小时设定闹钟 。有的小孩是由于膀胱控制功能不好 , 则要训练他的膀胱自主控制能力 , 提高括约肌收缩功能 。药物治疗多用去氨加压素 , 使抗尿基数水平提高 , 起抗利尿作用 。
从小养成好习惯
【家长千万莫忽视小孩频繁尿床】 排尿和习惯有很大关系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 , 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 , 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 , 让幼儿在便盆上边玩边拉尿 , 最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 , 就把孩子抱上床 。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 , 构成条件反射 。还有的母亲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 , 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 , 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 , 这样会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 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
- 宝宝爱尿床 “罪”在家长
- 宝宝呕吐的五种情况 妈妈们莫担心
- 对付厌食宝宝七法则
- 分娩教练 非准爸爸莫属
- 到了幼儿时期家长如何调整孩子的饮食呢?
- 大龄生育需警惕五种风险
- 宝宝秋季腹泻的治疗 家长应走出六大误区
- 春节长假 家长需禁止孩子吃8种零食
- 乳牙长不好 终生碍美观
- 宝宝便秘 家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