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了,可急坏了爸爸妈妈,这时候喂药就成了一大难题 。为了能让宝宝快好起来,在给宝宝喂药是爸妈们会采取各种手段,下面介绍十种给宝宝喂养时的常见误区,和我们一起检测一下给宝宝喂药方式吧!看看您是也存在着某种喂药误区呢?
误区一: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造成后果:宝宝容易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
挽救措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双手环抱宝宝腹部,使之背紧贴你的腹部,用力挤压患儿腹部,同时使之弯腰,反复几次,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 。如果无效,立即送医院 。
误区二:给宝宝干吞药片
造成后果:干吞药片容易使药片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 。
挽救措施:喂药时一旦发生呛咳,应立即使宝宝的头略低并偏向一侧,同时用空心掌叩打背部,防止吸入肺内 。
误区三:没有依照指示在吃药前摇匀糖浆药剂或者任意用饮料服药
造成后果:一些糖浆类的药物是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放一段时间药物会沉淀,不摇均会导致药水的上2/3浓度低,而下1/3浓度高,服药达不到有效作用 。这一点对于混悬液制剂(如吗叮林混悬液)尤为重要 。此外,有的家长会错误的让宝宝用饮料服药 。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用牛奶给宝宝服药,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牛奶及其制品中含有较多的钙、磷酸盐等,这些物质可与某些药物生成难溶性盐类,影响疗效 。
正确的做法:糖浆类的药物在应用前一定要摇均,后倒入量杯里,按照具体的毫升数让宝宝服下 。干糖浆和冲剂服药尽量用温开水送服 。
误区四:喂药时不要欺骗宝宝说药物味道就像糖果一样
造成后果:宝宝会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 。
正确做法:你应该教育宝宝要遵守服药的规定,就像教育宝宝不得玩火一样 。让宝宝记住“只有在父母的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吃药 。”如果对宝宝说一种药的口味“不错”并非不可,但是要提醒宝宝只能服用大人给他的药品,同时将所有的药品放在孩子无法拿到的地方 。
误区五:父母根据自己的经验盲目用药及滥用抗菌素
造成后果:90%以上的婴幼儿常见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细菌引起的感冒只有10%左右 。很多时候一些小毛病,如喉咙不舒服、流鼻涕、轻微咳嗽之类仅是普通的感冒,只需要多休息、多喝水及口服维生素C就会很快痊愈 。很多抗感冒药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是药都会有副作用的,父母切不可胡乱给宝宝吃药 。尤其是抗菌素,有些父母单纯地认为抗菌素就是消炎药,也有些家长惟恐孩子生病,只要稍有不适便给其服药,名曰“预防”,殊不知过多地应用抗菌素非但起不到作用,有可能还发生损害 。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宝宝的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奎诺酮类药物会影响软骨的发育;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 。
正确做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菌素
误区六: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造成后果:家长是宝宝用药的执行者,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也有些家长给宝宝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 。其实,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甚至会导致宝宝发生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有些家长则过于谨慎,害怕宝宝服药后出现副作用,便随意减少服药剂量,殊不知,药物剂量过小,在人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就不可能发挥最佳疗效;还有些家长给宝宝服药随意性很大,想起就服,忘了也无所谓,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还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治病时耐不住性子,一种药物才用几天,甚至几次,因见不到明显效果,便认为该药效果不好,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其实,频繁更换药物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 。
- 给小婴儿喂药的原则
- 警惕给宝宝用药的八个错误
- 哪种体温计测宝宝发烧最准确
- 给小宝宝喂药需要注意的问题
- 孩子睡觉时出汗是正常的吗?
- 八个月宝宝 应该添加哪些辅食
- 打针一定比吃药好吗
- 抓住8个瞬间 能让宝宝更聪明
- 宝宝该怎么吃鸡蛋才更健康
- 宝宝流鼻涕吃什么好 治疗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