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配方仔细看 小心超剂量

【感冒药配方仔细看 小心超剂量】 感冒药 , 别给孩子吃重了

感冒药配方仔细看 小心超剂量

文章插图
进入冬季 , 患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又开始多起来 , 于是 , 治疗感冒和发热的药物自然就成了主角 。由于这类药物大多属于非处方药 , 大家一直认为它们安全性比较高 。可是近来很多报道又宣称这类药物 , 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毒副作用 , 使家长很是担忧 。其实 , 再安全的药 , 使用不当也会出现意外情况 。
诊室场景回放镜头
两岁的晴晴最近感冒了 , 白天流鼻涕 , 晚上鼻塞 , 而且还发烧 ,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3天了 。这几天孩子不仅胃口差 , 而且夜间睡眠不好 , 情绪也非常急躁 。妈妈已经给孩子服用了“泰诺林”和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 , 可是孩子的情况没有明显见好 。着急的妈妈在朋友的推荐下 , 又给晴晴服用了治疗感冒的“泰诺感冒糖浆” 。服药后1小时 , 晴晴就开始睡觉 。起初妈妈认为是药物起作用了 。可是过了五六个小时 , 晴晴还在睡觉 , 而且睡得很沉 , 很难叫醒她 。这时妈妈有些害怕了 , 越紧带着孩子到诊室检查 。
大夫经过检查 , 并没有发现什么新的严重问题 。但经过与妈妈的交谈 , 了解到妈妈给晴晴服用过退热的泰诺林、治疗感冒的泰诺和小儿克咳以及白加黑 , 还有一些感冒冲剂等 。据此 , 大夫给晴晴做了抽血检查 , 结果发现血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血液浓度增高 , 说明孩子的睡眠是药物过量引起的 。
虽然经过治疗 , 孩子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 可是妈妈却感到很困惑:每种药物都是按照说明书上标明的剂量给孩子服用的 , 怎么会出现过量服用的症状?对乙酰氨基酚不是很安全的药吗?以后怎么给孩子服用才能保证安全?
药名不同≠成分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是用于治疗发热和感冒的常用药物中的主要成分 , 又称为扑热息痛、醋氨酚、退热净等 。由于这种药物非常安全 , 所以很多治疗感冒和发热的药物中都含有这种成分 。比如经常给孩子使用的泰诺林、泰诺感冒糖浆的主要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 , 除这两种药外 , 许多复方制剂中也含有这种成分 , 比如:白加黑、帕尔克、克感敏、速效伤风胶囊、感冒灵、去痛片、散利痛、扑感宁、儿童退热片等等 , 每种药物中所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不同 , 约120~500毫克不等 。
由于这些药物都属于非处方药物 , 不仅是治疗常见疾病的 , 而且使用起来非常安全 。因此大家都认为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很高 , 副作用相对较小 , 使用时就放松了警惕 , 没有特别注意其中所含的成分 , 埋下了服药的隐患 。
吃药太杂 , 容易过量
由于目前治疗感冒和发热的药物多以复合药物为主 , 每种药物的复合成分和比例不同 , 加上各个生产厂家不同 , 所以每种药物的商品名称也是多种多样 。家长在给孩子或自行选择非处方药时 , 往往只记药物的商品名 , 却忽略了其中所含药物的成分 。上面诊室中提到的例子 , 就是这种情况:妈妈给孩子吃药时 , 每种药物都是按说明书介绍的剂量服用的 , 但是由于她选择的那几种药物中 , 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 叠加在一起就出现了药物的“过量”中毒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