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秋泻禁用药品清单

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 , 尤其6个月至2岁的宝宝 。如果宝宝的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 其性状改变呈稀薄、水样 , 每日10—20次 , 并伴有脱水症状时 , 即可诊断为小儿秋季腹泻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炎 。
假如孩子得了秋冬季腹泻 , 因为属于病毒性感染 , 因此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除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外) , 容易造成肠道内细菌滋生 。另外 , 也不要使用成人惯用的止吐或止泻药 。由于幼儿肠壁发育尚未完全 , 而止泻药是通过麻痹肠道蠕动来达到止泻目的 , 使原本不能消化吸收的刺激物质渗入肠壁组织 , 延迟复原的时间 , 造成长期腹泻或过敏 。以下是一些小儿腹泻不宜选用的药物 。

宝宝秋泻禁用药品清单

文章插图
易蒙停(洛哌丁胺):该药为一种极强的长效抗腹泻药物 , 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 。但其作用强烈 , 强度比吗啡大 。能直接作用于肠壁 , 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 从而抑制肠蠕动和收缩 , 使功能恢复正常 , 因此能迅速止泻 , 并很快消除不适感 。但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 , 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 , 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 , 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 , 如我国易蒙停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 。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又慢性肠炎的治疗 。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2.5毫克、硫酸阿托品0.025毫克 , 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 , 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等 , 作用亦很强烈 。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两岁的婴幼儿) , 又因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 , 因此两岁以下婴儿禁用 , 两岁以上小儿应慎重使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
氟哌酸(诺氟沙星):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 , 临床应用广泛 , 为人们熟知 。但因该药及其同类(喹诺酮类)药物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 , 因此 , 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 。
四环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 治疗感染性腹泻具有一定疗效 。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较严重 , 有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对四环素类的耐药菌株已占50%~90%以上 , 因此疗效有所降低 。而8岁以下小儿应用四环素及同类药物如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可致恒齿感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 , 而且长期使用对肝脏有损害 。因此8岁以下的小儿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 。
【宝宝秋泻禁用药品清单】 药用炭:药用炭为吸附药 , 用于胀气及消化不良性腹泻 。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与无毒刺激物 , 减轻对肠壁的刺激 , 减少蠕动 , 从而起到止泻作用 。但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助无选择性 , 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生长活性均有影响 , 长期应用可影响肠道的营养吸收 , 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