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如何做好孕期口腔护理

【准妈妈如何做好孕期口腔护理】
孕产妇如何正确护理口腔 (1)坚持每日2次有效刷牙 。对容易感染蛀牙的孕妇 , 适当用一些局部使用的氟化物 , 如氟化物漱口液等 。使用短软毛的牙刷轻轻刷牙 , 这样不会引起牙龈出血 。

准妈妈如何做好孕期口腔护理

文章插图
(2)每天用具有杀菌功能的漱口水多漱几次口 , 漱完口后将漱口水吐掉 , 千万别把漱口水当饮料一饮而尽 。
(3)使用不含蔗糖的口香糖清洁牙齿 , 如木糖醇口香糖 。如果能在餐后和睡觉前咀嚼1片 , 每次咀嚼至少5分钟 , 对于牙齿和牙龈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
(4)少吃粘牙的糖果或甜点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与蔬菜 。含钙丰富的食物也有益于牙齿的健康 。
(5)每隔3个月检查口腔 。如果自觉有口腔疾病 , 应随时就诊 , 及时处理 , 按医嘱做好保健工作 。
孕妇忌拔牙 妇女在妊娠期间身体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 口腔常常出现为个别牙或全口牙的牙龈充血、水肿以及牙龈乳头明显增生 , 如果拔牙很容易出血 。另外 , 妊娠期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 , 即使轻微的不良刺激也有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有习惯性流产、早产的孕妇更要禁忌拔牙 。另外 , 妊娠妇女由于受雌激素的影响 , 拔牙时易出血过多 , 因此妊娠期除必须拔牙外应尽量避免拔牙 。
怀孕初期应请牙科医生修补蛀牙 , 须拔牙时最好先咨询产科及牙科医生以便获得合理及安全的诊治 , 牙齿整型等复杂的口腔治疗不宜安排在怀孕期间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 在妊娠最初3个月内拔牙可诱发流产;妊娠8个月后拔牙可诱发早产;在妊娠4-7个月时拔牙会相对安全 。这是因为 , 拔牙时的精神紧张及疼痛刺激易诱发子宫收缩 , 可能会引起流产和早产 。
如必须在孕期拔牙 , 也应在妊娠中期(4-7个月)进行 。在拔牙前应充分休息、睡眠、做好口腔护理 , 并精神放松 , 拔牙时充分麻醉 , 避免子宫受刺激产生子宫收缩而诱发流产与早产 。孕妇若有习惯性流产及习惯早产史应禁忌拔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