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谎言,宝宝心理能承受

宝宝调皮 , 总想怎么镇住他 。一两岁撒野的时候 , 就拿大灰狼来吓唬他 。晚上他不睡觉 , 说句:“大灰狼来了!”他立即乖乖睡觉 , 不出十分钟就睡着了 。

善意谎言,宝宝心理能承受

文章插图
两岁宝宝心语:大灰狼一定是很可怕的动物 , 连妈妈都害怕 , 我得听话 , 乖乖地睡觉 。
到了三四岁 , 他不怕大灰狼了 , 大灰狼不管用了 。
三岁宝宝心语:妈妈天天拿大灰狼吓唬我 , 我可不再上当了 , 这个游戏不好玩 。
点评:两岁的宝宝天真、简单 , 没有形成一定的判断力 , 特别容易受哄骗 。妈妈习惯用“大灰狼”来哄骗宝宝 , 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预期目标 。宝宝过了三岁 , 语言表达能力与判断力有了一定的进步 , 妈妈常说的谎话再作为矫正宝宝的某些不乖行为 , 手段就行不通了 , 得另想办法 , 难道还要继续采取哄骗的方式吗?
有次上街 , 碰到一个乞丐 , 灰头土脸的 。宝宝对他很警惕 , 很紧张 , 钻到我怀里 , 偶尔探头看看他 。路上 , 他不停地问关于乞丐的事 。“妈妈 , 他为什么那么脏?他的妈妈呢?他爸爸呢?他家在哪儿?他打不打人啊?他吃那些脏东西肚子痛不痛?”
当时我觉得没什么 , 就随便敷衍了几句:“他不听爸爸妈妈的话 , 爸爸妈妈就把他撵出家门 。他没有钱 , 没有房子 , 所以就在街上捡垃圾吃 , 睡大街 。没有人给他洗澡 , 所以他很脏!”宝宝听了默默地一句话也不说 。有一次他手里拿着糖 , 还扔了两颗给乞丐 。
点评:妈妈的解释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 , 而且宝宝在听完之后还生出一定的同情心 , 说明妈妈的言论影响了他的行为 , 是个好妈妈的作为 。
有一次 , 我叫他洗澡 , 他偏不 , 怎么劝也不洗 。我忽然想起了那乞丐:“你不洗澡 , 就要变成乞丐啦!好脏哦!”这招果然灵 , 宝宝立即自己脱了衣服去洗澡 。边洗边说 , “妈妈 , 乞丐不洗澡 , 好臭哦!我要洗得干干净净的!”我不住地点头 , 以为找到了对付他的妙方 。
点评:在儿童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 , 妈妈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引导宝宝行为的发展方向 , 决定了宝宝的哪些行为会消除 , 哪些行为会保留 , 进而影响他整体的心理状态 。这位妈妈仍然采取了“哄”的方式 。不过从妈妈口中说出的谎言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丝毫的欺骗意味 , 反倒成为另类激励 , 鞭策着宝宝朝着某个方向努力进取 。你看 , 因为妈妈的谎话 , 宝宝乖乖地脱了衣服去洗澡了 。
又有一次 , 他玩了玩具不肯收拾 。无论我怎么叫他都不予理睬 。我一急 , 拉起他朝门外走:“你不听话 , 妈妈不要你了!到大街上当乞丐去!”他大哭着求饶:“妈妈妈妈 , 我错了 , 我错了!”之后去收拾了玩具 , 平日里爱说爱笑的他 , 闷闷的 , 一句话都没有 , 只静静依偎着我 。
宝宝心语:当乞丐?太吓人了!比“大灰狼”还可怕!
我的心为之触动了:是做得过分了吗?因为当时在气头上 , 也没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