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特殊生理期的因应法——打完预防针期

宝宝一出生24小时以后就必须接受预防疫苗注射,以防止一些病菌的侵入,而危害宝宝的健康 。父母除了必须按时带宝宝至医院接种各类疫苗,并详知注射各种疫苗之前的禁忌(如宝宝发高烧时,通常不能注射卡介苗及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合一疫苗等等),宝宝注射预防针之后的照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林炫沛医师表示,在注射疫苗之后,可能发生一些轻微的副作用,轻微发烧、注射的局部部位会有肿胀、发红、结硬块等反应是常见的现象,只要没有出现高烧不退、红肿不退、活动力减弱、食欲降低等异常情况,父母大多毋须担忧 。

宝宝特殊生理期的因应法——打完预防针期

文章插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口服疫苗不会引起特殊的反应 。
在宝宝打完预防针之后,父母在照顾上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林炫沛医师指出,宝宝在打完预防针之后仍可照常洗澡,而注射的部位如果出现红肿,可给予冰敷,以减缓症状 。同时建议家长们在带宝宝至医院打预防针时,可主动索取“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注意事项”,拿回家参考 。
常见反应及因应法
卡介苗
常见反应及因应法:
1注射部位在左手臂,注射后每天仍可照常沐浴 。
2注射后10~14天,注射部位呈一小红结节,稍微痛痒,但不会发烧 。
34~8周会变成脓泡或溃烂,家长们不须刻意帮宝宝擦药或包扎,唯须注意不要磨破脓泡,若不小心弄破只需擦干保持干燥即可 。
4平均2~3个月会自行痊愈、干燥,痂皮会脱落,留下一个小小的疤 。
5可能在同侧腋下发现硬块或有颈部淋巴腺肿大的情形发生,此种情形对宝宝的健康大多没有影响,但如果直径超过一厘米,应该回医院检查 。
乙型肝炎疫苗
常见反应及因应法:
偶而会在注射的部位出现红肿、微热、硬结等局部发炎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较轻微且于注射后两天内消失,有时会发生轻微的发烧(肛温低于38.8℃),通常也在注射后48小时内消退,甚少有高烧超过38.8℃的 。另外,宝宝也容易有情绪不安、易哭闹、胃口减小等症状 。
日本脑炎疫苗
常见反应及因应法:
通常没有特殊的反应 。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疫苗
常见反应及因应法:
1注射部位可能红肿疼痛或结硬块,全身可能会轻微发热,通常2~3天便会消失 。如果注射的部位发红疼痛,建议父母可用热毛巾热敷按摩 。
2须避免宝宝着凉,并且应该多喝水 。
3若发烧,肛温在38.5℃以上,请给予宝宝医师所开的退烧药,若发烧至39.5℃(肛温)应尽速送医 。
小儿麻痹口服疫苗
常见反应及因应法:
1口服疫苗很少会发生不良的反应 。
2必须用温水化服糖丸,禁止用热水化服 。
3服用口服疫苗前后半小时内,请不要给宝宝进食或喝水 。
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疫苗
常见反应及因应法:
1大部份无特殊反应,少数宝宝于注射后5~12天会轻微发烧或出现少量红疹,但很快就会消失 。若注射1~2天有发烧的情形,请立刻送医诊治 。
【宝宝特殊生理期的因应法——打完预防针期】 2注射后5~12天须详加照顾宝宝,预防他感冒 。可让宝宝多喝水并减少进出公共场所 。(接下文)
宝宝特殊生理期的因应法——学爬时期及睡眠颠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