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听听专家的育儿经

中国人注重饮食,我发现中国的孩子要么“厌食”,要么“贪食”,而造成这两种局面的,都跟大人的教育有关 。女儿青春期的时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都是关于“吃”的 。

新年伊始听听专家的育儿经

文章插图
一次做饭给女儿吃,怀着爱心盛了满满一碗,端过去,女儿噘着小嘴抱怨,“盛饭老盛那么满,还使劲压,把我当猪喂啊!”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而几乎是同时,心里又生起一种警觉,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怎么办?我还真的想出一个招儿来 。去商场挑了一个袖珍小碗,又漂亮又精致 。再和女儿吃饭时,拿出这个小碗来,松松地盛上一小碗 。女儿对这小碗爱不释手,口里连连称赞“真漂亮,真漂亮” 。我心里觉得有点奇怪,但又不好意思问为什么,那顿饭吃的开心又温馨 。
还有一次,给女儿带便当 。女儿看着饭盒里的半盒肉,满脸不高兴 。“老给我带肉,老给我带肉,说了不想吃那么多肉的 。”我又“郁闷”了,肉难道不是好东西?得,又错了,你认为好的她不见得认为好,凡事不能以己度人 。从此,调整方法,做饭,荤素搭配,自己选择,这就是我的“自助餐主义” 。在担心孩子营养均衡之前,尊重他们自己的饮食意志更为重要 。
当孩子感到吃饭是一种享受,他自然就会愿意去吃;当吃饭成为一种幸福的时候,幸福就变得简单了,我用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
崔华芳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亲子专家
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 。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 。要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有人建议把羊全部杀掉然后肥瘦搭配着分;也有人建议抓阄分羊,好孬全凭运气 。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很快,羊都被牵光了 。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后来,这事传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美誉,称颂朝野 。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 。
每次遇到格格(女儿小名)被小朋友推搡,我总是轻描淡写地对格格说:“没有关系 。”遇到格格被人弄疼了,我就告诉她:“小朋友不是故意的,~会就不疼了 。”遇到格格的玩具被小朋友抢了,我会对她说:“先让小朋友玩~会,等会你再玩 。”同时,我会微笑着看那个小朋友:“你一会会还给格格的,是吗?”
事实上,如果你能够教孩子平心静气地对待吃亏,表现自己的肚量,往往能够获得他人的青睐,获得更多的友情,从而获得人生的成功 。
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让我自豪的是,我的孩子从小长到大身体一直很好,因为生病上医院平均每年不到一次 。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医生,最主要是从小养成了好习惯 。而这些习惯是任何职业的家长都可以做的 。从他2岁半开始,每天早晨按时起床,一家人去外面跑步 。假如外面下雨,就在门口站15分钟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着 。
【新年伊始听听专家的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