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死亡的家属有没有误工费

1交通事故死亡的家属有没有误工费
1.死于交通事故的家庭成员有时间损失吗?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是有时间损失费的 。国家对交通事故死亡有明确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死亡是有误工费的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因不能正常工作,在受害人受伤至完全治愈期间,应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实际减少的收入 。成本根据损失的收入和损失的时间确定 。计算公式1、有固定收入:误工费=误工费收入(日/月/年)*误工费注: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人,损失时间的补偿应按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 。受害者是否负担得起是一个执法问题 。2.无固定收入:2.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损失时间=损失时间(天)*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水平(天/元)注:收入状况证明包括完税证明、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2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刻板印象标准):损失时间=损失时间(天)*上一年度同行业、类似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天/元)注:“相同或类似行业”的标准:①行业分类标准;②同行业社会评价标准 。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标准(不同于民事诉讼法中的“被诉法院所在地”) 。(实践中一般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对本辖区相关数据(每年5月左右)所做的统计(引用统计部门)为依据,以江西为例,如《江西省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赔偿项目的参考指标 。时间计算1.非持续性延误这一损失工作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者因受伤和残疾继续旷工 。这种失去工作的时间从受伤者推迟工作的那一天开始计算,直到残疾日期的前一天 。3.受害者因受伤而死 。从侵权开始到被害人死亡结束(或因被害人死亡未计算部分误工费,预期收入已由死亡赔偿金补偿) 。交通事故中损失的时间如何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损失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继续丧失工作的,丧失工作时间可以计算至固定伤残前一日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误工费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如果被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可以参照上一年度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类似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 。”根据这一规定,时间损失赔偿额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损失时间补偿金额=损失时间收入(天/月/年)×损失时间(1)关于“失去的工作和收入”的确定 。由于受害人的工作条件不同,收入的确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固定收入时,如何确定因失去工作而减少的收入;二是在没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收入和因失业而减少的收入 。②“损失时间”的确定 。损失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如果受害者因受伤和残疾继续失去工作,失去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到残疾固定前一天的收入 。综上所述,我国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你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死亡,你应该按照规定正常支付相应的误工费,各地对误工费的规定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受受害人工资的影响,你在申请误工费时也应该提供相应的证明 。2交通事故死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管哪种类型的纠纷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都会收到法律规定的时效的限制 。实际中,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因为交通事故死亡而到法院诉讼的更是多不胜数,那么交通事故死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因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后,如当时有损害发生,应从此时开始在两年内起诉,如系人身伤害则应在一年内起诉 。如某些损害是在事隔一段时间后发现的,则应在发现之日起计算时效期间 。事隔二十年后才发现受到损害而起诉的,将得不到法院保护,特殊情况下由法院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