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危害


小儿遗尿的危害

文章插图
什么是小儿遗尿?
儿童到了能够控制膀胱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从夜间睡眠中醒来所发生的无意识排尿行为称为遗尿症(enuresis) 。正常小儿在1~1.5岁时就可以在白天自觉控制排尿 , 有些小儿到2~2.5岁时虽可在白天控制排尿 , 而夜间仍有无意识的排尿 , 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
3岁以后经常发生或5岁以上有时发生(至少每月1次)的夜间不自主排尿 , 则属于遗尿 。遗尿在儿童中较多见 , 4~7岁约有20%~25% , 7岁以上有约10%的儿童出现遗尿 。男孩较女孩多见 , 单纯夜间遗尿远较日间或日夜混合型遗尿多见 。
小儿遗尿的原因有哪些呢?
根据小儿遗尿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 。
1、原发性遗尿症无任何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行为心理障碍及内分泌系统症状疾病 , 且从婴儿期起病的遗尿为原发性遗尿症 。
2、继发性遗尿症有过6个月以上能控制排尿的历史 , 而后来出现遗尿者称为继发性遗尿 。
小儿遗尿的常见原因如下:
(1)泌尿系统疾病:如下尿路畸形或梗阻合并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及肾小球疾病等 。
(2)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镰状红细胞贫血、便秘、某些食物过敏等 。
(3)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 。
(4)精神创伤和行为问题:如父母或母亲死亡或离异等 , 此类常为间歇性或一过性 。
另外 , 根据资料 , 遗尿症的发生和遗传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父母曾有遗尿倾向的 , 孩子发生遗尿的概率可高达3/4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 , 许多诱发因素 , 直接导致小儿遗尿的发生 , 例如蛲虫病 , 包茎、包皮过长 , 尿道口狭窄 , 疲劳和精神因素等 。
小儿遗尿有哪些危害?
有些小孩遗尿会自动治愈 , 有些不会 , 却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
1、胃肠系统挑食、厌食、面黄肌瘦或虚胖、乏力、易饭前腹痛或受凉腹痛、易晕车、大便溏稀或干燥 , 直接影响机体的营供应及吸收 。
2、大脑神经系统睡眠昏沉、难以叫醒为遗尿病的突出表现特点 , 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烦燥易怒、多梦咬牙、睡觉乱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糜等 , 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发育 , 致使智商下降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
3、免疫系统易感冒发烧 , 易患各种传染病 , 直接危害机体 。
4、皮肤关节皮肤干燥、过敏、皮肤病、盗汗(夜间睡中出汗)、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手脚易出汗、腰疼、腿软无力 , 甚或两腿的长短粗细有差异 。
5、心理方面羞愧、自卑、内疚、胆怯或胆小、恐惧、焦虑 , 久而久之 , 引起人格变态 , 表现性格内向、孤癖、不合群、神经质或有暴力倾向等 。
6、发育状况隐睾、隐裂、疝气、包茎、小阴茎、小子宫、囱门愈合晚、走路晚、说话晚、身高体重差 , 严重危及生长发育 , 若错过治疗时机 , 将遗恨终身 , 还将累及后代 。日本厚生省儿童治疗中心5年观察1270例尿床儿童发现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cm 。
7、生殖功能少精、早泄、阳痿、不育等;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等 , 直接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