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1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一般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特殊事故调查程序三种 。(一)简易程序,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处理或者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时适用的相对简单的处理程序 。适用情形有两种:一是当事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自行解决问题 。包括下列情形: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和原因没有争议的;合理地说,交通事故只造成了轻微的财产损失,基本事实清楚 。二、交警的适用情形包括以下情形: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和原因有争议,或者当事人自行离开现场后,经协商未达成协议的,应当立即离开现场;受害人认为自己的伤害轻微,当事人对事实和原因没有争议,但对赔偿有争议 。(2)一般程序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通常适用的行为步骤、顺序、时限和行为方式 。规定了交通事故处理的主要环节和步骤,即受理举报、现场调查、检查、鉴定评估、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行政处罚、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 。(3)特殊事故调查程序,是指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所采取的程序 。与一般程序不同,需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故控制情况 。太平洋汽车网2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版如何规定的
1.最新版本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如何规定的?1.接受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者他人的举报后,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到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调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者给予警告、罚款、暂扣、吊销驾驶证或者拘留 。5.损害赔偿的调解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按照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该部门呼吁双方进行调解 。双方同意达成协议,事故调解员应准备并出具损害赔偿调解书 。二、交通现场急救程序1、正确判断损伤和受伤部位;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3.按照先救人,后救伤,先心肺复苏,伤后处理的原则;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5.尽快转到医院 。三.交通事故调解程序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解和赔偿不是交通事故双方解决纠纷的必要程序 。当事人是否友好调解,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而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职权调解 。2.交通事故调查人员主持下的调解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损害的调解属于责任范围,损害赔偿的调解应当在交通事故调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调解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指定 。调解过程中,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标准、赔偿总额等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四.交通事故赔偿程序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后,调用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解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30日,必要时公安机关可以延长15日 。因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从治疗结束或者伤残确定之日起开始调解;因交通事故死亡的,调解从规定的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当事人、有关人员和调解员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生效 。公安机关应当将调解书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 。调解期满此后未达成协议的,由公安机关作出调解结论,由调解员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也需要及时报警 。同时交警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责任判断 。如果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也需要及时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救治,同时还需要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支付一定的赔偿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