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宝宝预防春季传染病( 二 )


给易感儿童注射减毒风疹疫苗是预防关键 。麻疹、风疹、腮腺炎三介疫苗,打一针可预防三种传染病,效果很好 。患儿无须隔离,发热期间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 。如患儿出现头痛、头昏、嗜唾、抽风、高烧不退、呕吐,或有心悸、胸痛、乏力、精神萎靡等严重情况,应警惕是否风疹合并脑炎、心肌炎,或合并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等,应立即到医院住院检查治疗 。
5、婴幼儿急疹
这是一种由病毒感染,急性发生,而预后良好的发疹传染病 。经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幼儿,其中1岁以下婴儿最多 。从患儿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平均8-14天 。典型症状是突起高热,体温可达39℃-41℃ 。小患儿除高热持续不退外,精神食欲均好,玩耍如常 。但部分婴儿易出现高热惊厥 。
【家长如何帮宝宝预防春季传染病】3-5天后体温骤降正常,并出现皮疹,叫做“热退疹出” 。皮疹于1-3日内退尽,不留色斑,也不脱屑 。
本病传染性不强,一般不需隔离,以对症治疗为主 。早期给患儿服用小儿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 。持续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并用退热剂;必要时用镇静剂防止惊厥 。只要护理得当,婴幼儿急疹一般能顺利痊愈 。
6、水痘
俗称出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都可传播,出生6个月以上到学龄期前后儿童易感染发病 。患儿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多为半个月 。典型症状为39℃以下发热、头痛、咽痛、乏力不适、四肢酸软或恶心、呕吐、腹痛等 。
发病24小时以内皮肤表面可出现皮疹,数小时变疱疹,2-3天后干燥结痂 。皮疹分批出现,前后共有两三批,每批之间有重叠,痂盖约在两周左右自行脱落,不留疤痕 。部分患儿可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危害较大的疾病,直接威胁生命 。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或因慢性病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孩子,尽应可能避免与水痘患儿密切接触,如不慎有过密切接触,可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 。
患儿必须隔离至全部疱疹完全结痂(至少6天) 。症状较轻者多采用对症治疗 。水疱破溃发生轻度感染者,局部涂以炉甘石洗剂(热痱水);如水疱破溃有黄色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加用有效抗生素 。
那么预防春季传染病要特别注意什么呢?
二、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注意事项
1、繁殖因素
早春季节虽然气温转升,但气温冷热不定,湿度较大 。同时,这个季节也是各种细菌和病毒活动繁殖最旺盛的时期 。儿童大多数都在室内活动,而一般家庭儿童的房间门窗关闭时间较长,空气不流通,温度偏高,这给存在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
2、冷暖交替
当从温暖的室内外出时,骤然吸入大量冷空气,冷空气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及吞噬细胞功能、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弱及净化和防御机能因此会随之降低 。这时,潜伏在呼吸道内的各种病菌便会乘虚而入,引发疾病 。
3、人群流动
初春时节的假日旅游增加了人群聚集的机会,病人或带菌 (病毒)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播散出大量的病菌和病毒,这对孩子们十分有害 。
此外,有些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如流感、腮腺炎、白喉等亦可通过食具、用具、玩具等接触传播,而这也给疾病的广泛传播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比如,孩子如果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玩具、被褥、毛巾等幼儿园的公用物品,容易被传染 。而流行性感冒也可能通过飞沫“隐匿”在儿童公用玩具中 。因此,在预防时千万不可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