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宝宝如何科学预防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宝宝如何科学预防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宝宝如何科学预防】4月份 , 令很多家长谈而色变的手足口病又袭来了 , 宝宝做好抵御的准备了吗?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昨日提醒市民 , 今年4月以来 , 全市手足口病发病数较前两个月明显增多 , 以散发为主 , 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患病人群 。从近年监测数据来看 , 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季节性 ,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流行期 , 学生家长及托幼机构、学校特别是小学老师要注意防范 。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 。大多数患者发病时 , 往往先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 , 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 , 疼痛明显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 , 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 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
专家还提醒 , 全市各学校、托幼机构应每日进行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 ,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患儿增多时 , 要及时向辖区内疾控机构和教育部门报告 。
7方法科学预防手足口病
1、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季节不带宝宝到人多的场所 , 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
2、加强物品消毒
用酸和酒精的消毒效果不好 , 而用碘酒或者氧化剂都可以杀掉病毒 , 比如84消毒液 。另外 , 还可通过紫外线照射、高温蒸煮来杀掉病毒 。
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清洗污染衣物 。
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可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 , 同时也要消毒便盆 。粪便可用消毒剂或石灰消毒后再倒入厕所 。
3、多通风
这样即使有病毒扩散 , 因空气中的病毒量降低 , 就可以不致病 , 比如在开放的环境里 , 即使距离近一些也可能问题不大 。相反 , 在密闭的环境里面 , 哪怕只有一两米的距离 , 传染的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 。
4、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 , 避免病从口入 , 教育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 ,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宝宝的饮食宜清淡 , 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 , 以免肠胃“疲劳” 。
5、定期消毒
对宝宝的玩具、毛巾、水杯等定期煮沸消毒 , 衣物置阳光下暴晒 , 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 还要注意定期消毒 。
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
污染的衣物、玩具、餐具桌椅、枕头被褥等可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浸泡清洗 。
6、注意隔离
孩子一旦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 , 切记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或学校 , 避免传染给他人 。
如果宝宝接触了手足口病患者 , 一定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 , 可以预防性饮用清热解毒类的中草药 。由于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 , 所以最好减少宝宝外出的时间 , 注意生活卫生 , 以免将病毒传给其他宝宝 。
7、成人也要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