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的杨玉环之死 杨玉环之死( 三 )


因为在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的构陷下,他的亲信很多被杀或被流放,他本人也几次差点陷入大狱,“势几危者数矣” 。
当时,太子李亨这种不受待见的边缘地位,整个大唐帝国内外上下,都看得清清楚楚,安禄山,更是敢于公开调戏李亨 。
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到长安城觐见唐玄宗,当时,太子李亨也在一旁,礼仪官员就催他给李亨行礼 。
没想到安禄山却故意不觐拜李亨,而是对着唐玄宗说:“小臣我是胡人,不知道我朝的礼仪,请问太子是个什么官啊?”
唐玄宗对此会心一笑,说,太子,就是我以后的接班人啊 。
没想到安禄山却说:“臣我眼里只知有陛下您一个人,不知道原来还有太子储君,这么个人物!”
宠爱安禄山的唐玄宗,对此哈哈大笑 。
太子李亨,已然沦落到了,被杨氏家族和权臣势力,公开凌辱的程度 。

历史真实的杨玉环之死 杨玉环之死

文章插图
▲剧照:作为杨贵妃家族的代表,杨国忠跋扈专横 。
5
在这种情况下,是个人,谁不带着仇恨?
更何况,他还是个皇太子 。
而安禄山在755年的公开叛变,使得大唐帝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剧变 。
不久,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洛阳,并直逼潼关;仓皇失措下,年过七旬、整天玩弄权术的唐玄宗李隆基,毕竟是英雄老矣,也惶惶不可终日 。
他就跟后来的宋徽宗急着想让位给宋钦宗一样,也提出,想让太子李亨来监国,最终禅位给他 。
对此,向来对太子李亨欺压凌辱的杨国忠,被吓得半死 。他马上找到杨贵妃姐妹说:“太子素恶吾家专横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与姊妹性命在旦暮矣!”
杨贵妃于是亲自出马,效仿古人,口里衔着土块,坚决向唐玄宗请求,说不能将皇位“内禅”给太子——在“爱妃”杨玉环的哭哭啼啼下,唐玄宗心里软了下去,况且皇帝瘾始终还是有的,最终,他又取消了这个计划 。
杨贵妃的杀身之祸,由此日益临近 。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三日,在安禄山叛军已经攻破潼关的情况下,惊惶失措的唐玄宗,最终带着杨贵妃姐妹和杨国忠等人,以及太子李亨等少数几位皇族,在3000多禁军的护卫下仓惶出逃 。
3000多禁军中,有2000多人是由太子李亨指挥、负责殿后 。
本来在长安城中忧虑恐惧、草木皆兵的太子李亨,眼下,突然因为殿后掩护,掌握了随行禁军三分之二的兵权 。
而忠于唐玄宗的禁军首领陈玄礼,在国家的剧烈变故下,也对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家族恨之入骨 。
当时,由于出逃太过仓惶,因此,唐玄宗这支3000多人的队伍,甚至连吃饭的粮食都没带够,因此到了出逃的第二天,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四日,将士们就已是又累又饿,怨声载道,大家伙一个个恼怒得很 。
在此情况下,整整忍了十几年的太子李亨,终于暗中爆发了 。
当军队行进到马嵬坡时,在李亨的授意下,本来就已是怒气冲冲的禁军将士们率先发难,杀死了杨国忠,并将他肢解分尸,头颅则挑在枪杆上 。
然后,取得太子李亨首肯的禁军将领陈玄礼,又出面逼迫唐玄宗,将杨贵妃绞死 。
一场由杨氏家族自己种下的祸根,终于以杨贵妃和杨国忠的覆灭,宣告结束 。
历史真实的杨玉环之死 杨玉环之死

文章插图
▲太子李亨失势,甚至被藩镇安禄山公开调戏 。
6
那个大唐帝国最华美富贵的女人,最终身死殒灭 。
在发动这场马嵬坡之变后,第二天,天宝十五载(756年)农历六月十五日,李亨带领着2000多禁军,与唐玄宗分开,分兵北上指挥叛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