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厌学,多半是因为6岁之前阅读训练不足

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出现厌学、学习吃力等现象 , 60%以上是因为孩子在6岁之前 , 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训练不足导致的 。
有专家建议 , 孩子在18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始培养阅读能力了 。
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厌学,多半是因为6岁之前阅读训练不足
文章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
1、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
教育界有一个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 它指出 , 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逐渐递减的 。 也就是说 , 开发得越早 , 孩子的智力会开发得越充分 。
孩子早期奠定的智力基础 , 对他的一生都影响深远 。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 , 七岁看老” 。
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说过:如果把17岁时人的智商水平视为100% , 那么 , 这个人在4岁时已经具备50% , 8岁时达到80% , 之后近10年只能提升20% 。
把握住孩子的早期的6-8年 , 孩子将来成才的可能性可以提升60-70% 。
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厌学,多半是因为6岁之前阅读训练不足
文章图片
2、阅读能让孩子更聪明 。
在人的大脑中 , 并没有单独的阅读区域 , 当人们阅读时 , 往往是多个脑区同时活动 , 比如 , 语言区域、想象区域、嗅觉、听觉等区域 。
比如 , 孩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 当他读到“对面有一张长长的餐桌 , 餐桌上铺着洁白的台布 , 上面摆满精致的盘和碗”时 , 调动的是他的想象区域、视觉区域 。
而当他读到“桌子中间那只冒着油光、飘着香气的烤鸭”时 , 调动的是他的视觉区域、嗅觉区域……
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厌学,多半是因为6岁之前阅读训练不足】学龄前的孩子 , 读到的、听到的故事越多 , 他们的心智就越灵敏 , 比那些不爱阅读 , 只喜欢玩手机、看电视的孩子更聪明 , 学习能力也更强 , 上小学后 , 学习起来更轻松 。
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厌学,多半是因为6岁之前阅读训练不足
文章图片
3、阅读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三观 。
6岁之前 , 是孩子性格养成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期 , 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 价值观的形成 , 行为准则等 , 都在不断地由模糊变清晰 。
孩子可以在《伊索寓言》里中了解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 可以在《一千零一夜》里感受勤劳、善良、勇气等优秀品质 , 还可以在《中国神话故事》中了解中国先民的宇宙观 , 感受夸父追日的英雄气魄 , 女娲补天的无私……
在经典故事中浸润长大的孩子 , 眼界和格局会更大 , 这些孩子进入小学以后 , 即使是在学习中遇到挫折 , 他们也更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 不放弃 , 更不会厌学 。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父母除了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外 , 更重要的是 , 要尽量为孩子选择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 , 比如《格林童话》等等 。
资深教育专家:孩子小学厌学,多半是因为6岁之前阅读训练不足
文章图片
虫儿妈妈说:
儿子从小到大 , 我给他买过很多故事书 , 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中国神话故事》《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等等 。
这些既是流传100年 , 甚至上千年的故事经典 , 也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 。
1岁左右 , 我每晚都会给他讲睡前故事 , 1岁以后 , 睡前是我们母子的共读时光 。
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慢慢培养 , 当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 , 就可以慢慢过渡到自主阅读 。
书籍是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 既能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 , 还能开阔孩子的眼界 , 让他们逐渐建立起积极的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