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导读目前应该是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方面的信息比较感兴趣,现在小编就收集了一些与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相关...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目前应该是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方面的信息比较感兴趣,现在小编就收集了一些与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希望会帮助到你哦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下面整理了古诗的意思及赏析,供参考 。
其一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
翻译:
其一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
其二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 。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
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 。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第一首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 。
第二首的佳处,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都被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 。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 。“桑条索漠”犹王维《渭川田家》所谓的“蚕眠桑叶稀”,指桑叶少而显得冷落无生气,属枯寂之静态,“柳花繁”者,犹晏殊《踏莎行》所谓的“春风不解禁杨花,乱扑行人面”,属缤纷之动态:此一句诉诸视觉 。“风敛余香暗度垣”乃写嗅觉而兼及触觉,不但花香入鼻,连微风送爽也写出来了 。第三句写午梦初醒未醒时偶然听到鸟啼,则在写听觉时兼涉愈觉 。最后一句点明身在何处,却从反面说开去 。这末一句不仅写出作者同杨德逢彼此不拘形迹,而且连宾至如归的情意也和盘托出,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了 。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 。庆历二年(1042)进士 。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